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最高检整治司法不规范“顽症”(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时·探营)

发布时间:2015-05-10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点击:

改革案件管理机制 强化内部监督制约 
鼠标轻点,一份法律文书自动生成,千里之外的某地检察机关只需通过本院的彩色打印机,就能将这份盖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大红印章的法律文书直接打印出来。而在几年前,这份文书从北京辗转到地方,得折腾好几天。

  “网上办案不仅提高了检察机关的办事效率,更重要的是使检察机关的司法行为更加规范。”最高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办公室主任王晋说,案管办,这个最高检里成立还不满4年的新部门,已经成为强化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制约、提高案件管理科学化水平、促进司法规范和透明的有力抓手。

  从分散管理到统一监管

  “我来取湖北省一起民事抗诉案件的卷宗和文书。”5月7日,最高检民事行政检察厅检察官王莉来到最高检案管办,向工作人员说。不一会,厚厚一沓卷宗、文书就准备好了,其中既有检察机关的卷宗,也有法院的卷宗,分门别类、整整齐齐。“案管办把我们从卷宗、文书的琐碎管理中解放出来,帮助我们集中精力办好案子。”王莉说。

  2011年10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正式成立案件管理办公室,对高检院机关案件流程、案件质量和案件统计信息等进行集中管理。

  “为什么要实行集中管理?因为检察机关长期以来沿袭的以业务部门自我管理为主、案件办理与案件管理不分的案件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检察工作发展的新要求了。”王晋说。

  以前,检察机关案件管理沿袭“谁办理、谁管理”的传统。由于业务部门办案任务重,往往存在“重办案、轻管理”的问题,加之部门间相对独立的工作状态,导致司法不规范的问题时有发生:有的法律文书管理松散,有的不严格遵守办案时限,有的涉案财物查封、扣押、冻结以及管理不规范等。

  案管办首要解决的,就是改革案件分散管理模式,规范案件的来源渠道、立案环节和办理程序。“我们建立起一套司法办案管理新机制,对办案期限、办案程序、办案质量等进行管理、监督、预警。”王晋说,案管部门统一负责案件的受理、分流和对外移送审核,改变了以往案件分散管理、难以及时全面掌控和监督的状况。同时,案管部门还统一负责办案流程监控,通过办案风险评估、期限跟踪预警、关键节点流程监控,有效防止违法违规办案情形。“还有案件文书的监管、案件质量的评查、办案情况的分析通报、律师接待的统筹协调等,也都是案管办的职责范围。”

  从“软约束”到“硬要求”

  打开电脑上一份行贿犯罪案件的文书,从密钥中导入自己的电子签名,最高检案管办检察官王旭完成了案件在自己手中的全部环节,文书也自动去到了下一个环节。

  2014年,最高检组织研发的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在全国检察机关上线运行。所有履行检察业务办理、审批职责的检察人员,都要使用该系统进行办案、审批工作,案件的各个环节都在网上操作、在网上全流程运行,各种案件信息都及时、完整、准确录入,实现规范使用。

  “把司法规范的‘软约束’变成了网络运行的‘硬要求’”,这是最高检部署推行全国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时的口号。司法规范怎会软?网络要求如何硬?记者向王晋提出了疑问。

  “司法规范软不是指法律法规要求不严、标准不高,而是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有时候为了提高办案‘效率’,办案人员会自觉不自觉地‘灵活变通’一下。”王晋说。比如超期办案,法律上对案件办理时限有着明确的规定,但是办案人员手头案子一多或者案情一复杂,就会触碰到这根红线,在原来的管理体制下,只能事后发现,不能事中提醒,“但网上办案只要在后台设置一道小程序,通过黄灯红灯提醒办案人员注意办案时限,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

  “把案件办理的各种要求通过技术手段固化在程序之中,办案人员按照业务流程要求,才可以完成案件的办理工作,使司法办案过程可视、可控、可查。”案管办负责流程监控的检察官陈坚说,在办案系统里,所有操作都会留痕,一个案子被哪些人浏览过、操作过,都有据可查。所有的文书都使用标准模板,按办案节点配置,在系统内制作审批、统一编号、统一用印。此外,系统通过权限控制,进一步明确办案过程中的职责分工,充分考虑案件办理各角色的权限需求和保密要求,做到权限与职责相一致,确保落实办案责任。

  从神秘办案到信息公开

  “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决定对景春华立案侦查。”5月8日,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网率先发布后没几分钟,这条新闻就登上了各大门户网站的重要位置。从2014年10月1日,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网正式上线运行以来,这一幕屡屡上演。截至4月底,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在网上共发布案件程序性信息1268125件、重要案件信息37818件、法律文书231004件。作为最高检重大案件信息的官方发布平台,案件信息公开网的关注度火箭般蹿升。

  “在这个平台上,不仅可以查询到案由、办案进度、强制措施等案件程序性信息,还能看到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制作的刑事案件起诉书、抗诉书、不起诉决定书、刑事申诉复查决定书等法律文书,并公开发布重大案件的办理情况。”案管办副主任刘志远说,“此外,这个网站还是辩护与代理预约申请平台,律师可以通过网站申请会见、阅卷、收集调取或提供证据材料、要求听取意见、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等,检察院必须在法定时限内处理并回复。”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前提就得让人民群众知道发生了案件。以前,检察机关显得颇为神秘,办理的案子往往秘而不宣,别说社会公众,就连当事人有时也不知道案子到底进展到了哪一步。这样的情形显然不能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要求相符。检察机关也在着力推动检务公开,而其中的核心和关键就是案件信息公开。

  “人民群众不仅仅想要了解检察机关的职责权限,更关注具体案件的进展情况和办理效果。”王晋说,统一业务应用系统里设置了案件信息公开的办理流程,只有完成案件信息公开工作,办案流程才能终结,“案件信息公开网为全方位、全过程开展案件信息公开提供了强大支撑,社会公众在上面可以查阅全国检察机关公开的案件信息,监督各级检察机关的司法办案工作,这将倒逼检察机关规范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 人民日报 》( 2015年05月10日 03 版)

最高检整治司法不规范“顽症”(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时·探营)

最高检整治司法不规范“顽症”(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时·探营)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