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最高检要查脱管、漏管,保外就医被列重点

发布时间:2015-04-24      来源: 正义网    点击:

 

摘录

检察机关还要对现有的社区服刑人员刑罚变更执行情况进行核查,逐人、逐项记录台账。特别是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要逐人见面,重点检察刑罚执行机关落实《暂予监外执行规定》要求的“每三个月审查保外就医罪犯的病情复查情况”,强化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适用社区矫正的监督。

 

新华网北京4月16日电(于子茹)记者今天从最高检获悉,自今年4月中旬到7旬,最高检在全国检察机关集中部署开展脱管、漏管专项检察活动。

 

近年来,一些地方对社区服刑人员没有依法交付执行和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问题有所反弹,虚管问题也日益凸显,对刑罚执行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造成一定影响。

 

据介绍,此次专项检察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准确查清当前社区服刑人员的底数以及刑罚执行的基本情况,核查纠正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和虚管等问题,严厉打击社区服刑人员又犯罪,依法查办发生在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中的职务犯罪,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区矫正检察工作体制机制,促进社区矫正活动依法、公正、规范进行。

最高检新闻发言人肖玮说,检察机关采取多方法、多渠道,核查了解执行机关在管理教育活动中是否存在有列管无监管或者监管不到位的虚管问题。检察机关还要对现有的社区服刑人员刑罚变更执行情况进行核查,逐人、逐项记录台账。特别是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要逐人见面,重点检察刑罚执行机关落实《暂予监外执行规定》要求的“每三个月审查保外就医罪犯的病情复查情况”,强化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适用社区矫正的监督。

 

肖玮还表示,在开展检查纠正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以及刑罚变更执行监督工作中,检察机关要注意发现有关人员徇私舞弊、权钱交易、失职渎职线索,既要办理社区服刑人员又犯罪案件,也要深挖背后可能存在的职务犯罪。

 

 

相关新闻

  

12种情形造成社区

服刑人员脱管漏管

 

最高检将部署开展为期三个月的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专项检察活动。在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最高检刑事执行检察厅厅长袁其国表示,社区服刑人员与在监狱里服刑人员,只是服刑场所不同,其罪犯身份和依法接受教育改造的义务相同。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详细列举了司法实践中导致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的12种主要情形。

 

“脱管,是指社区服刑人员擅自脱离执行机关的监督管理。漏管,是指社区服刑人员交付执行脱节,执行机关未将服刑人员列入监督管理。虚管,是指社区服刑人员已经被列入监督管理,但是执行机关没有采取监督管理措施或者监督管理不到位。”袁其国表示,若脱管、漏管和虚管现象不断发生,会对我国刑法执行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以及司法公信力影响巨大,也给社区服刑人员再犯罪提供了机会,为社会治安带来重大隐患。

 

袁其国分析,造成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的原因是复杂的,“有法律文书交付脱节的问题,有社区服刑人员交付脱节的问题,也有执行机关履行责任不到位的问题。”为将问题解释地更清楚,袁其国详细列举了司法实践中由于有关机关工作中存在问题,导致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的12种主要情形——

 

一是人民法院、监狱、看守所没有依法送达交付执行法律文书,且未将罪犯交付执行,致使漏管的。

 

二是人民法院、监狱、看守所在交付执行时,未向社区服刑人员履行法定告知义务,致使漏管的。

 

三是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应接收而未接收,致使漏管的。

 

四是社区服刑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报到,司法行政机关也未及时组织查找,致使漏管的。

 

五是对于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交付执行的监狱、看守所未将其押送至居住地并办理交接,致使漏管的。

 

六是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未通知相关司法行政机关到庭办理交接手续,或者司法行政机关接到通知后未到庭办理交接手续,致使漏管的。

 

七是社区服刑人员报到后,司法行政机关未向社区服刑人员履行法定告知义务,致使其未按照有关规定接受监管,致使其脱管的。

 

八是司法行政机关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批准社区服刑人员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或者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的内容批准社区服刑人员进入特定区域或者场所,致使其脱管的。

 

九是司法行政机关未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掌握社区服刑人员活动情况,未履行法定监督管理职责,致使其脱管的。

 

十是社区服刑人员违反社区矫正有关规定,司法行政机关未依法采取警告、提请给予治安处罚、提出撤销缓刑或假释的建议、提出收监执行建议等处置措施,致使其脱管的。

 

十一是法院作出撤销缓刑、假释裁定,暂予监外执行批准、决定机关作出收监执行决定后,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逃跑的,司法行政机关没有通知公安机关进行追逃,或者公安机关接到司法行政机关通知后没有追逃,致使应收监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脱逃的。

 

十二是其他原因造成脱管、漏管的。

 

(来源:正义网;作者:高鑫)最高检要查脱管、漏管,保外就医被列重点

2015-04-16 上海法治报 上海法治报

摘录

检察机关还要对现有的社区服刑人员刑罚变更执行情况进行核查,逐人、逐项记录台账。特别是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要逐人见面,重点检察刑罚执行机关落实《暂予监外执行规定》要求的“每三个月审查保外就医罪犯的病情复查情况”,强化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适用社区矫正的监督。

 

新华网北京4月16日电(于子茹)记者今天从最高检获悉,自今年4月中旬到7旬,最高检在全国检察机关集中部署开展脱管、漏管专项检察活动。

 

近年来,一些地方对社区服刑人员没有依法交付执行和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问题有所反弹,虚管问题也日益凸显,对刑罚执行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造成一定影响。

 

据介绍,此次专项检察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准确查清当前社区服刑人员的底数以及刑罚执行的基本情况,核查纠正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和虚管等问题,严厉打击社区服刑人员又犯罪,依法查办发生在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中的职务犯罪,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区矫正检察工作体制机制,促进社区矫正活动依法、公正、规范进行。

最高检新闻发言人肖玮说,检察机关采取多方法、多渠道,核查了解执行机关在管理教育活动中是否存在有列管无监管或者监管不到位的虚管问题。检察机关还要对现有的社区服刑人员刑罚变更执行情况进行核查,逐人、逐项记录台账。特别是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要逐人见面,重点检察刑罚执行机关落实《暂予监外执行规定》要求的“每三个月审查保外就医罪犯的病情复查情况”,强化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适用社区矫正的监督。

 

肖玮还表示,在开展检查纠正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以及刑罚变更执行监督工作中,检察机关要注意发现有关人员徇私舞弊、权钱交易、失职渎职线索,既要办理社区服刑人员又犯罪案件,也要深挖背后可能存在的职务犯罪。

 

 

相关新闻

  

12种情形造成社区

服刑人员脱管漏管

 

最高检将部署开展为期三个月的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专项检察活动。在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最高检刑事执行检察厅厅长袁其国表示,社区服刑人员与在监狱里服刑人员,只是服刑场所不同,其罪犯身份和依法接受教育改造的义务相同。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详细列举了司法实践中导致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的12种主要情形。

 

“脱管,是指社区服刑人员擅自脱离执行机关的监督管理。漏管,是指社区服刑人员交付执行脱节,执行机关未将服刑人员列入监督管理。虚管,是指社区服刑人员已经被列入监督管理,但是执行机关没有采取监督管理措施或者监督管理不到位。”袁其国表示,若脱管、漏管和虚管现象不断发生,会对我国刑法执行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以及司法公信力影响巨大,也给社区服刑人员再犯罪提供了机会,为社会治安带来重大隐患。

 

袁其国分析,造成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的原因是复杂的,“有法律文书交付脱节的问题,有社区服刑人员交付脱节的问题,也有执行机关履行责任不到位的问题。”为将问题解释地更清楚,袁其国详细列举了司法实践中由于有关机关工作中存在问题,导致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的12种主要情形——

 

一是人民法院、监狱、看守所没有依法送达交付执行法律文书,且未将罪犯交付执行,致使漏管的。

 

二是人民法院、监狱、看守所在交付执行时,未向社区服刑人员履行法定告知义务,致使漏管的。

 

三是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应接收而未接收,致使漏管的。

 

四是社区服刑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报到,司法行政机关也未及时组织查找,致使漏管的。

 

五是对于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交付执行的监狱、看守所未将其押送至居住地并办理交接,致使漏管的。

 

六是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未通知相关司法行政机关到庭办理交接手续,或者司法行政机关接到通知后未到庭办理交接手续,致使漏管的。

 

七是社区服刑人员报到后,司法行政机关未向社区服刑人员履行法定告知义务,致使其未按照有关规定接受监管,致使其脱管的。

 

八是司法行政机关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批准社区服刑人员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或者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的内容批准社区服刑人员进入特定区域或者场所,致使其脱管的。

 

九是司法行政机关未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掌握社区服刑人员活动情况,未履行法定监督管理职责,致使其脱管的。

 

十是社区服刑人员违反社区矫正有关规定,司法行政机关未依法采取警告、提请给予治安处罚、提出撤销缓刑或假释的建议、提出收监执行建议等处置措施,致使其脱管的。

 

十一是法院作出撤销缓刑、假释裁定,暂予监外执行批准、决定机关作出收监执行决定后,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逃跑的,司法行政机关没有通知公安机关进行追逃,或者公安机关接到司法行政机关通知后没有追逃,致使应收监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脱逃的。

 

十二是其他原因造成脱管、漏管的。

 

(来源:正义网;作者:高鑫)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