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资源审计,留住青山绿水
发布时间:2016-04-23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次
近日,湖北省审计厅按照省委书记李鸿忠提出在全省全面铺开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要求,及时调整思路,专题研究措施,重新铺排部署,将原来在4个地方开展审计试点调整为在所有市、州、县(市、区)开展审计;将原来拟定3年内分阶段推进调整为从今年起实行全面推开和深层次探索并行;将原来单纯注重量化指标调整为定量与定性指标、审阅资料与实地“目审”“两个并重”,全面铺开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湖北省审计厅
4月21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去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方案》,标志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的“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正式落地,为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提供了一项坚实的制度保障。可以看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既是推动领导干部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南针”又是约束领导干部积极所为、有所不为的“紧箍咒”。
离任审计是一直都存在的制度规范,对于一名官员而言,其在任期间有无重大过失、有无经济违规等情形,组织是必须进行摸底了解的,否则退休或离职就可能成为一些官员金蝉脱壳的方式。可以说,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就是对环境保护的一种重视,也是一种很明显的制度进步。而从更加广阔的角度来看,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也是很有必要的。据统计,中国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江河水系70%受到污染,40%严重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流95%以上严重污染;3亿多农民喝不到干净的水,4亿城市人口呼吸不到新鲜空气。在这样的尴尬事实面前,重视环保显然不能止于纸上谈兵。此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推出,可谓是势在必行。
如今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提出和执行,无异于一道紧箍咒,可有效增强政府官员的环境保护责任意识,使地方官员在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时候,更加重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任重而道远,它是为环境撑起的一把制度的“保护伞”,对正确政绩观的树立和经济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在今后的审计工作中,只有建立完善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准则体系,才能形成有效的责任追究制度,使领导干部真正承担起应有的生态责任,才能进一步转变政府的职能,进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责任编辑:郑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