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基层扶贫热火朝天 反腐倡廉方兴未艾

发布时间:2016-04-22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贵州省铜仁市位于武陵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高山连绵,沟壑纵横,是最贫困的地区之一。2011年底至2012年初,国务院先后下发《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投入大量资金,将铜仁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决战区。然而,铜仁市通过信访举报、项目审计、民生监督发现,一些基层扶贫干部把国家的扶贫政策看成是“发家致富”的大好机会,肆意套取、侵吞扶贫资金,影响恶劣。(4月21日 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421/c1001-28293141.html
自十八大以来,八项规定、反“四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腐败、法治改革相继实施,每一次都是硕果累累。党中央打虎拍蝇,破除恶习,不但涤荡了官场的污垢,也洗尽了被“带坏”的社会风气中的污秽,官场政治生态为之一新,恶俗社会风气有了相当大的改变。可是,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一些扶贫干部丝毫不顾贫困群众的利益,借扶贫之机套取、侵吞扶贫资金,其厚颜无耻的嘴脸、目无法纪的内心可见一斑。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往往查到一个牵出一窝,绝大部分扶贫案件为窝案串案。其违纪环节之多,让人瞠目结舌。扶贫项目申报、考察、招标、实施、验收、报账、审计等各个领域均有不同程度涉案,出现“全链条腐败”。违纪手段之多,无所不用其极。一是拨付、分配扶贫款时,利用职务便利吃拿卡要。二是采取虚开发票、加大工程量、报假账等方式,侵吞套取扶贫资金。三是以权谋私,非法获取扶贫利益。四是利用职务之便,为商人提供关照和帮助,以礼金、红包等形式收受好处。
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对扶贫的认识不到位。群众认为扶贫资金是不拿白不拿,满足于自己拿到就行;项目老板对扶贫部门的要求“来者不拒”,满足于不损害自己利益就行;扶贫人员则认为自己是 “救世主”、 “财神”,在扶贫工作上肆意妄为。所以必须加强扶贫攻坚的宣传,正视扶贫的重大意义,提高三方对于扶贫的思想认识。相关部门更应出台相应的工作机制,进行有效监督管理,层层落实责任,避免暗箱操作,建立健全扶贫工作管理制度,有效管理资金,打消扶贫人员侥幸心理。健全信息公开机制,让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运行。
在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时期、在扶贫攻坚的紧要时期,对于我党来说,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权力监督和执纪问责机制的缺失,导致一些官员依旧顶风违纪违法、我行我素,背离了党员干部的基本价值观。所以反腐倡廉,方兴未艾,我们要将反腐工作深入到每个隐患中、每个干部的心中,狠抓、长抓、深抓。(文/萧云卿)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