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忠诚卫士 于无声处说有声

发布时间:2015-12-02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今年4月1日凌晨,四川广元昭化纪检干部许大勇,在送父亲的返途中遭遇车祸,40岁的他与妻子双双遇难,留下一个还在念高中的女儿。大勇走后,从江苏农村赶来处理后事的老人清理遗物时,发现儿子留下的两个存折和三张卡,加起来才2200余元。欠款倒有两笔,欠房贷及装修费用30余万元,单位借支3000元。帮扶对象胡大妈听到噩耗,眼泪夺眶而出,呼唤道:“好人呀,好人呀,老天不开眼呀,你咋这么早就走了……”(四川新闻网12月1日
许大勇,出身寒微,来自典型的草根人家,原本一个不为人所熟知的一名基层纪检干部。却能让群众提及之时,悲痛伤心,痛哭失声,足见他在群众心中的分量。年仅40岁,英年早逝,离开了挚爱的纪检监察事业;年仅40岁,2200元存款,留下了对清廉人生的无限追求。走的那样仓促,走的那样凛然,太多太多的不舍于无声处诉说着党心、诉说着民心。
对于一个好干部来说,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永远是心头最大的牵挂。焦裕禄是这样,卢玉宝是这样,许大勇亦是如此。“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即将下闸蓄水,库区移民工作进入决战决胜阶段。许大勇代表区纪委来到这里,负责帮助35户淹没线下的移民做好限期搬迁工作。“我是农民的儿子也是移民的女婿,你们就把我当成自己的亲人,只要有一点办法,我都会全力解决大家的问题!”许大勇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安居新房尚未建好,群众怎么搬迁安置?他就用3个多月的时间和移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妥善解决安置问题。故土难离,有些移民抵触情绪大,他就5次登门拜访将移民户的抵触情绪消除。深夜徒步五六公里回驻地,为的是不耽误村民建房婉拒村民的骑车相送。面对种种曲折、重重困难,顺利完成移民搬迁任务,而且无一例移民上访事件,正是忠诚卫士——许大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于无声处说着党心、说着民心带来的结果。
许大勇走后,处理后事的老父亲许友青清理遗物时,在一堆荣誉证书中,看到了儿子留下的两个存折和三张银行卡,金额总共才2200余元,欠款倒是有两笔——欠房贷及装修费用30余万元,在单位借支3000元。1992年到2015年,工作23年,其中当了16年公务员,留下的却是2200余元和2笔欠款,相信这组数据不仅震撼着我们,也足以让“房叔”之流反思、警醒;让别有用心者,重新审视对公务员的定位;让心怀百姓的人民公仆永恒的发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时代强音!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