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坚持“六位一体”抓党建

发布时间:2015-11-21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11月16日至17日,中共四川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在成都举行。 全会由省委常委会主持 省委书记王东明作重要讲话。全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决定》(11月18日 人民网)
此次会议内容深刻、意义重大,全会不仅全面总结了我省“十二五”期间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指出存在的突出问题,而且认真学习贯彻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十三五”期间我省发展遵循的五大原则、发展的五大目标、坚持的五大“发展理念”,强调头等大事是“全面创新改革”。
“十二五”期间我省面临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以及重大自然灾害等特殊考验,经济社会发展困难重重,但依然取得了丰硕成果,交出了人民满意的答卷。“路漫漫其修远兮”,发展的道路总是曲折的,目前经济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经济社会发展任重道远、步履维艰。新的历史起点,新的历史使命不容许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全省党员干部必须认清局势、众志成城,为实现我省提出的“十三五”宏伟目标继续努力奋斗。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四川党委在“十三五”期间必须发挥总揽全局、全面协调的核心作用。当前,我省党员干部中出现了思想松懈、责任心缺乏、纪律涣散等问题,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领导力受到削弱。因此,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势在必行,党建关乎我省各项事业发展的兴衰成败。
党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坚持“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纯洁性建设”六位一体,重点抓好“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三个方面。
坚定不移抓思想建设。哲学家尼采说过:让一个人站起来的不是身体而是观念。同样,让一个人倒下的也不是身体而是观念。因此,必须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提高党的凝聚力。只有长期不懈抓思想建设,才能保持党员干部不受腐朽思想的侵蚀,抵御拜金主义、 极端个人主义和腐朽生活方式等消极现象的冲击,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在各种利益诱惑面前意志坚强。四川省委印发《严守政治纪律严明政治规矩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十项规定》,为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提出了“十个必须”要求,充分体现了对党的思想建设的高度重视。
坚持不懈抓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不仅是党团结群众、组织群众、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客户端”,而且是党调查民意、赢得民心、紧密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党组织建设是组织建设的重要方面,必须加强我省农村地区、城市社区、产业园区等基础薄弱地区的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的优越性。此外,还要加强我省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要重视培养、吸收生产第一线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的优秀分子入党,为党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新的思想观念,提供新的解决问题思路。
毫不动摇抓作风建设。我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并坚持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当前,我省党的作风方面也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领导干部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滋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严重,独断专行、软弱涣散问题突出,以权谋私、贪图享乐现象蔓延。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各种挑战,情况复杂、任务艰巨,作风建设刻不容缓。抓作风建设一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二要坚持领导带头原则;三要坚持标本兼治原则。从思想作风建设、学风建设、工作作风建设、领导作风建设、生活作风建设等多方面入手,多管齐下、常抓不懈、毫不动摇。
标本兼治抓制度建设。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只有从制度层面入手,把制度建设作为党的根本建设,才能标本兼治。制度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毕其功于一役”。韩非子提到“世异则事异”,时代不同、环境不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也就不同。制度建设也是如此,面对不同的形势和局面,应结合我省的发展目标、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因时因地以中央制度为指导量身制定符合我省实际情况的制度。要改变阻碍发展、脱离实际、不科学不合理的陈规制度,通过深化改革和体制创新,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相互制约的权力运行机制。
重点突出抓反腐倡廉建设。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强烈的使命感、深沉的忧患感、顽强的意志力推进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反腐斗争不停步、不放松,增加了党的威信,赢得了人民的拥护。我省部分党员干部存在信仰缺失、党性不强,经不住诱惑,抵挡不住糖衣炮弹袭击的情况,总是抱着侥幸心理,不断跨越红线,最终身败名裂遗憾终生。反腐倡廉建设要加强制度建设且常抓不懈,让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正如中纪委副书记栗战书所言,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大新成果,一个倡导思想道德高标准,一个开列违纪行为“负面清单”,为党员干部的行为提供了对照标准和衡量尺子。党员干部要用《准则》作镜子,用《条例》作尺子,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不越雷池一步。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尤为重要,反腐倡廉建设是党建中的重点,只有找准主要矛盾,抓住重点和关键,党建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重拳出击抓纯洁性建设。针对一些中共党员在思想上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开始动摇,出现“信仰危机”;工作上干劲不足、落实不力、纪律不严、政令不畅,贪污腐化、官僚主义现象时有发生,出现“信任危机”的现实情况,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党的“纯洁性建设”。纯洁性是衡量干部的重要标尺,是检验干部的重要指标,若干部队伍纯洁性受到污染,我党的伟大事业建设必然深受其害。纯洁性建设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是一项重大时代课题,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需要运用教育、行政、管理、法制等多种手段方式,多措并举,长期坚持,不断创新,持续加强。对党员干部中出现组织上危害和分裂党的行为,作风上出现不正之风要重拳出击、坚决遏制,保持党的纯洁性关乎我党的执政能力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四川省委十届七次全会既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也为实现宏图制定了具体举措,为了顺利实现“十三五”奋斗目标,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集中精力谋发展。发展的关键在党的坚强领导和党员干部的齐心协力、奋发图强。坚持以“六位一体”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是推进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是实现我省“两个跨越”任务的前提条件。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