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乐东新生有个“笨办法”?

发布时间:2015-10-09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机关干部定期上街清扫,一把扫帚、一个簸箕、一瓶清洁剂。群众吐了槟榔水、马上清洗、群众再吐、再清洗、群众还吐、继续清洗……‘不叫停槟榔销售、不罚一分钱。’乐东的这个“笨办法”,用林北川的话说,就是‘以干部的执着换来群众的自觉’。” (人民日报10月8日《边海小城 乐东新生》)
看完长篇通讯《三年苦干实干“后进”变身“先进” ——边海小城 乐东新生》后,感触颇深,乐东在短短三年,之所以能从全省最脏乱差的县,到省级卫生城,从案件高发人人自危,到治安好转率全省第一,乐东运用确是“笨办法”。然而,这个“笨办法”坚持了群众路线,融合了群众的心声;这个“笨办法”体现了乐东干部们的“严与实”,让群众得到了实惠;这个“笨办法”让让乐东之变全方位脱胎换骨,完成了从“后进”到“先进”的嬗变,使乐东焕发新生。这个“笨办法”主要表现在一下两个方面。
首先,县委书记带头“笨”。县委书记林北川在电视台公开检讨,并且“扛着扫帚到九所扫街去了,一扫就是7天”谁见过,这不是“笨”吗?然而,就因为这个“笨”,却赢得了民心,古人云“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任何教育,都是为了解决主观世界的“总开关”问题。试想一下,如果他真的在上面发号施令,谁愿意听,他其实就是在用自己的行动激发起干部群众的行动自觉。从群众路线教育到“三严三实”教育,就是反对形式主义,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只有真正为群众解决问题,把现实的“问题清单”转化为群众的“满意清单”,用干部的“辛苦指数”赢得群众的“发展指数”,才有说服力,才会得民心。
其次,党员干部跟到“笨”。机关干部定期上街清扫,一把扫帚、一个簸箕、一瓶清洁剂。群众吐了槟榔水、马上清洗、群众再吐、再清洗、群众还吐、继续清洗,‘不叫停槟榔销售、不罚一分钱。’这不是“笨”吗?为什么不罚,不抓几个关起来?为什么不禁止买卖槟榔?道理很简单:堵不如疏。我们曾看到这样一个笑话:有一个人在大街上随地吐痰,被执勤人员抓到按照规定要罚款5元,那个人就掏出10元,但是执勤人员没有零钱补,那个人就说“好办,我再吐一次,不用补了。”这虽然是一个笑话,但是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说明这个人根本没有认识到被罚款的实质,杀鸡儆猴,但却让猴子学会了杀鸡。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最关键的是要让群众知道我们的真实出发点是为了营造更好的生存环境,让大家生活得更好。乐东的干部们就是用这种“笨办法“消除了群众的对立情绪,用真心真情感动了群众,才最终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以至于乐东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治安好转率位列全省第一,没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
其实,这个“笨办法”并不笨,正如林北川同志所说“乐东”这个“笨办法”就是‘以干部的执着换来群众的自觉,学习乐东经验,也就是要求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学会率先向自己“开刀”,把自己摆进去,给群众作示范,在思想、作风、党性上老老实实地“补钙”“加油”、 以上率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咬定青山不放松,“国祚兴衰、系乎自身”,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只有扑下身子,甘当小学生,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把复杂问题研究透,帮助农村基层兴办一批实事好事,切实把敏感问题处理妥,把棘手问题解决好,才不会被老百姓恨,被老百姓骂,才能凝聚人心,以务实担当的实干精神把乐东经验的学习成果转换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
(杨子车) 

联系人:四川省岳池县委组织部 杨学军 电话:13541551787   邮编:638300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