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藏獒进入“熊市”(二)大学里的金饭碗(三)微信圈怪相,
发布时间:2015-08-26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次
过去的两年里,由于市场不规范、杂交化严重以及国内城市对大型犬更加严格的管理等原因,曾经身价几十万上百万、被誉为“活的奢侈品”的藏獒逐渐走下神坛。无论曾经多么具有王者风范,当神话破灭,在一套近乎残酷的游戏规则中,那一身的皮毛和狗肉便成了藏獒的底价,还不如土狗,送都没有人要。(8月24日《华商报》)
短短几年,从曾经价值连城、炙手可热的“东方神犬”,到如今连土狗都不如、送都没人要的“弃儿”,藏獒命运的大起大落令人唏嘘不已。市场是无情的,成也市场,败也市场,但面对藏獒经济神话的破灭,我们不能无动于衷、听之任之,无论从规范市场的角度说,还是从保护动物物种的角度讲,藏獒之“死”给人们留下了几多拷问。
藏獒属于高原,属于牧民,只有在浪漫神秘的雪域高原上,藏獒才能彰显其血统纯正、稀少神秘的“东方神犬”本色。藏獒注定不属于逼仄拥挤的城市,因此从藏獒被当成商品、与金钱画等号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其悲惨命运。
近些年来,藏獒经济就是一个击鼓传花的危险游戏,炒作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养殖和杂交混乱无序,市场泡沫助长炫富风甚至暗藏腐败……泡沫终有被刺破的时候,藏獒经济神话的破灭也是迟早的事情。但是,与君子兰、红木家具、茅台等神话的破灭不同,藏獒经济神话破灭更有其独特的残酷性。当藏獒值钱的时候,人们将之捧上天,当宝贝供着,一旦被淘汰不值钱了,就被送入屠宰场,这不是一个文明社会应有的现象。
如今,藏獒走下神坛,尤其纯种藏獒已岌岌可危,甚至有物种灭绝的危险。如何合理有序地保护和利用藏獒资源,规范市场,保护物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沉重考题。在这方面,理性引导更不可缺。
大自然属于人类,同样也属于其他生命,我们开发自然、利用自然,也要敬畏自然、善待自然,给自然一个喘息的机会。否则,难保藏獒的悲剧不在其他物种身上重演。
(二)大学里的金饭碗
按照教育部要求,进入8月后各大部属
高校陆续公布了2014年度决算情况。据对目前已公布决算数据的76所部属高校进行了统计,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这四所年度决算进“百亿俱乐部”的大学,位居前列。相关人士称,从这个排行榜看,国家教育资源向985和211工程学校倾斜是不争的事实。
高校也可以成为土豪,这本身是让人羡慕嫉妒的事情。羡慕是因为高校有钱了,也就意味着教育有钱了,科研有钱了,高校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方面,可以作出更多贡献,高校工作者可以工作得更体面,更有存在感。嫉妒是因为,高校土豪的数量有限,就像专家分析的那样,土豪们金光闪闪的身影背后,是教育资源投向的倾斜——从2009至2013年间,属于这两个工程的高校拿走全国近70%的科研经费。换句话说,在高校圈中,也存在着贫富分化的现象,在高校土豪的背后,有着高校平民的存在,它们因为身份不同,际遇相差巨大。
评价一项决策,可以从公平和效率两个角度着眼,两者最好能够兼备。如果两个方面只能优先满足一个,则需要进行权衡——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对985和211工程的评价也是如此。尽管这两项工程伴随着财政投入的倾斜,这种倾斜让人在一定程度上觉得不够公平;但是,不容否认,这两项工程的实施极大地发展了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提升了高等教育的水平,在这两项工程实行的当时历史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既然是为了快速发展的需要,对效率的追求就可能超过对公平的追求,过于追求平均必然影响到发展的效率和效果,绝对的平均主义只能成为没有效率的大锅饭。
因此,即便现在感觉到两项工程存在某些不公平,也必须看到两项工程的历史作用,同时也应该看到,推行这两项工程的内在思路,到现在也没有完全过时——在资金有限,教育基础薄弱的条件下,必须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一批高校,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并起到带头示范作用。这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是发展壮大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基本原则,也是符合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基本路径。毕竟,各个高校的科研能力不同,科研条件有别,一味强调平均投入,不仅可能无法做到真正公平,也必然影响到最后效率。科研不是福利,更不是救济,不能搞大锅饭,科研投入的根本原则应该是,把钱花在刀刃上,将钱投入到需要资助的科研者身上。
科研不能搞大锅饭,而应该强调效率,这没有问题,但这也不意味着现行的财政投入倾向就完全没有问题。科研的确不能搞大锅饭,但科研也不能搞铁饭碗、金饭碗。在无法保证绝对公平的情况下,就必须保证相对效率——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投入的每一分钱,都应该效果最大化。如果那些进入两大工程学校的学科、专业、学者的确有较强的科研能力,那么钱投给他们没有问题,只要他们能够生产出预期的科研成果;如果其他没有进入两大工程的学校、学科、专业、学者也具有较强的,甚至更高的科研能力,那么他们也应该得到相应的科研投入。科研经费之所以更多地投入进两大工程的高校,本质的原因应该是他们的科研能力更强、科学成果更多,而不是他们的身份标签。
科研不能搞大锅饭,也不能要金饭碗。一旦金饭碗成形,金饭碗内部依旧是大锅饭——因为缺少竞争,因为管理粗线条,金饭碗就会成为一种资源的垄断,手捧金饭碗者就会缺少危机意识,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反正最后的结果总是旱涝保收。这导致了科研效率低下,也违背了集中力量优先发展的本意。当效率已经丧失,或正在逐渐丧失时,政策的倾向性就到了反思的时刻——如何有效地保证效率,如何更好地兼顾公平?这就需要强调科研专项经费的概念和理念,需要引入更开放的公平竞争的机制,需要建立更学术化的评价体系,以便让科研经费投向有科研能力和科研需要的单位与个人,而不是仅仅因为身份,就可以被优待,就可以捧上科研的金饭碗。
(三)微信圈怪相,谁是始作俑者
这个暑假对于江苏南京市民徐女士而言,自己的朋友圈成为了拉票圈,几乎每天都有朋友在上面请她帮忙给孩子投票。记者调查发现,有的刷票公司甚至打出了“只要给钱,就让你成为票王”的广告语,网络刷票已经形成了一条成熟的产业链。(8月23日《扬子晚报》)
不论是布置工作任务,还是开展代购“微商”,抑或朋友圈沦为“拉票圈”,在一个功利与算计大行其道的时代里,微信被工具化很难说不是一种必然。微信原本只是一个私人空间和精神家园,却被异化为社会表现和社会竞争的舞台;这样的错位与迷失,根源于社会认同的走偏和社会评价单一化。
与早期的短信投票相比,微信投票成本更低、操作也更加便捷。在赞成者看来,举手之劳却又卖别人一个人情,何乐而不为;在反对者看来,“微信拉票圈”既是商家、学校等机构的“二次营销”,也是人情工具化的延伸——很久不联系的朋友和同学,突然联系让你帮忙投票,会让人在心理上难以接受。
在理想的图景里,“微信拉票圈”利用新媒体扩大了公众参与,提升了一项活动的知晓率。只不过,在现实的语境下,“微信拉票圈”沦为“拼人脉”;那些在比赛中脱颖而出的优胜者,并不见得实力出众,却将“拼爹”发挥得淋漓尽致。不论是将社会关系网络进行一次“投票总动员”,还是“发红包拉票”,抑或花钱网络刷票,缺乏社会资本的人们,通常在“微信拉票圈”中处于不利地位。
比赛理应以实力、业绩等内在因素为评价标准,却被人脉、财富等外在因素所左右,这样的本末倒置,无疑损伤了公平正义。在名利的裹挟下,“微信拉票圈”成为一些单位对外营销的手段;至于比赛的结果,则被置放到次要的位置;而有了“以票数论英雄”,自然会导致票数争夺的渐趋激烈,微信朋友圈走调、变味在所难免。
让孩子参加各类比赛的初衷,既是为了提高他们的能力,也是为了让他们提升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从中得到肯定和激励。可是,一旦将比赛结果看得过重,甚至不惜成本地陷入“拉票朋友圈”,难免会因小失大。因此,面对五花八门的比赛和形形色色的荣誉,家长必须要有笃定的文化信仰和强大的内心世界,不要随波逐流,而是要学会教育和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各种比赛。
“微信拉票圈”与其说是孩子之间的较量,倒不如说是成人之间的比拼。为了所谓的脸面与荣耀,人们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乃至金钱,可谓得不偿失。说到底,塑造孩子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不能迷恋比赛带来的成功幻觉,而是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
(四)勿忘国耻,扬我国威
连日来,全国各地各部门纷纷举办“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活动”讲述当地抗日史,积极引导广大群众了解自己脚下这片土地曾经发生的悲壮故事。工、青、妇以及社会团体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黑板报、座谈会、文艺表演等多种形式,使“抗日故事”越讲越精彩,彰显“勿忘国耻,爱我中华”的情怀。中国人民在长期抗日战争实践中培育形成的“抗战精神”,是革命先辈们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而又宝贵的财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是鼓舞我们奋发图强,积极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巨大动力。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辈,传承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的精神,以实际行动彰显爱国情怀。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强,国乃灭亡”。古人把“礼义廉耻”提到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并不是没有道理的。眼下,我们国家对这四个字,特别是前三个字十分重视。如提倡礼貌待人、见义勇为、廉政建设等。唯独知“耻”,提倡得还不够有力。除“讲究卫生光荣,不讲究卫生可耻”以外,似乎很少见到。过去常说的“国耻”,现在好像也已经被“国恨”所取代。这样改,当然也有一定的理由,过去的所谓“国耻”,大都是指中国人民遭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侵略的历史事件。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当今世界,除个别“超级大国”对新中国还有点“恃强凌弱”、“仗势欺人”,绝大多数国家都能以平等待我。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新中国已确实没有什么“国耻”可言了。然而,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国耻”又好像并没有绝迹。不妨试举一例:有一天某市街头一辆公共汽车突然熄火,驾驶员请求乘客们下车推一把帮助发动,请来请去,下来推车的是一群春游的小学生,大人一个也没有下车。小学生们憋着吃奶的劲儿竟然推动了这辆挤满大人的车。再上车时,他们原先的座位却被大人们抢走了。读到这里,心里很不是个滋味,这些大人们到底怎么了?有人认为是文明的失落,我看,说到底是行为可耻而不以为耻,缺德却心安理得。
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以史为鉴。因此,重温“抗日故事”,勿忘国耻,更明白了我们纪念那段历史的意义,在于更好地警示和鞭策自己:只有国家强盛,才能彻底避免任人宰割的命运;只有民族团结,才能凝聚成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现在,中国虽然站起来了,但还未能走向世界顶峰,这就要靠我们去努力奋斗。
作 者: 老马
联系电话:
13778098963
邮 箱:
2010926518@qq.com
地 址: 四川省三台县梓州干道16号
邮 编:
621100
(责任编辑:郑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