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网络红包征税文件已下发 个人派发不缴税

发布时间:2015-08-10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点击:

 据报道,我国税收部门可能引入监管新规,对个人接收企业发放的现金网络红包进行征税,相关文件已下达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地方税务局等单位。如果消息属实,意味着网络红包征税时代即将到来。

  对此,网友认为,对个人接收企业发放的互联网红包进行征税,存在一定合理性。但在执行层面亟需出台更加细化的标准。网友还表示,互联网红包只不过是当下企业创新营销的一种手段,理应给予一定的鼓励。征收网络红包税应该情理兼顾,不可操之过急。

  征税存在合理性

  据悉,此次征税只针对企业派发给个人的现金网络红包,“个人之间派发的现金网络红包,不属于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应税所得,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网友“杨国英观察”表示,从企业营销的角度,尽管网络红包的馈赠性质明显,但其本质属性仍是营销推广的手段之一,故而,对个人接收企业发放的网络红包进行征税,存在一定合理性。

  网友“齐俊杰”认为,态度必须明确,企业发放红包的支出项是要交税的,而且要按个人所得税代缴,这叫做税法精神。不然,就会有企业拿红包发工资,拿红包结算货款。

  执行层面需细化

  不少网友表示,企业发放的现金网络红包理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但谁来缴纳?怎么缴纳?这些实际操作层面的技术问题还需进一步的探讨与细化。网友建议,有关部门应出台与网络红包税相关的实施细则,比如设定起征点。

  网友“马丁马小虎”举例说,抢了0.6元红包,按照税率,应当依法缴纳0.12元的个人所得税。如果个人缴纳,且几毛钱、几块钱都要征税,其中的征税成本要远大于收益。

  网友“杨国英观察”表示,无论“网络红包税”是否在酝酿中,可能的征税名目、成本都值得和需要充分考量,即便是为堵住偷税漏洞计,也要避免对小额红包的“误伤”,这样才能做到情与理兼顾。

  有网友认为,征收互联网红包税,有两个直接后果:第一,企业不再给消费者发红包了,或者尽量少给消费者发红包,消费者利益相应减少。第二,红包营销成本大幅提高,或成为不少小微企业难以承受之重。

  “虽然个税本质上看是由收到红包的用户承担,但实际效果肯定是发放红包的企业负担加重。”网友“采悟”表示,如果严格执行红包的个税政策,企业要增加25%的市场推广费用;或者按照同样的市场推广预算,只能达到之前80%的活动效果。

  网友认为,在当前,更迫切的是考虑如何为企业减负,而不是增加税负。互联网红包只不过是当下企业创新营销的一种手段,理应给予一定的宽容和鼓励。(记者 王玉 整理)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