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注意:这些急救方法都是错的,不能救人只会害人

发布时间:2015-07-23      来源: 中国之声    点击:

导语

如果有一个需要急救的人摆在你的面前,你会怎么办?大部分人会选择拨打120,然后就手足无措地站在原地,不懂得如何急救,也不敢冒然施救,心想搞不好还得担责。更有甚者,直接走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小编告诉你,从现在开始,你要改变这种心态了。因为,这些需要急救的人中,或许就有你的亲朋好友。

 

我国国民缺乏急救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美国大城市中,心脏骤停的抢救成功率最高可达16.3%,但在中国,这个数字不到3%。新加坡每5个人就有1人接受过急救知识培训,美国每4人中就有1人能实施急救,而在北京,参与过急救知识培训的人数与市民比例仅为1:150。

 

  按照中等发达国家标准,每1万人口应配置1名医疗急救人员,而目前我国每11万人口才能配置1名医疗急救人员。从急救电话拨出到救护车到达抢救,美日俄等国家平均在4至6分钟,而在北京,仍有15%的120呼叫得不到满足。因此,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及时自救互救尤显重要。北京急救中心贾专家则强调,除了缺少急救意识,中国公众错误实施急救的情况也非常多见。

 

 

 

  现在有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摆在你的面前,请一定要好好珍惜,不要等到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人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一个生命垂危的人在你面前,你却不懂施救。

 

  赶快和国家应急广播一起学习应急知识和急救技能吧,不要在犹豫了!在这11万人中,可能就有你的亲朋好友,为了你所爱的人,请好好学习,千万不要犯以下几种错误!

 

错误一:乱掐“人中”
 
 
 

 

 “人中穴”位于鼻唇沟的中点,但许多人并不十分清楚“人中”的准确位置,慌忙乱掐,起不到急救作用。

 

 

 

  正确的做法是:首先判断昏迷者是否有意识,可以通过呼喊、拍打、刺激痛觉的方式来叫醒昏迷者,若发现昏迷者没有脉搏和心跳,应当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错误二:不敢实施心肺复苏术
 
 

 

  碰到溺水或心脏骤停情况,身边的人应立即采取心肺复苏,解开患者领口,保持呼吸畅通,双手重叠,十指交叉相扣,在两乳头连线中点垂直向下按压,下压深度至少5厘米,按压频率100至120次/分钟。每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做2次人工呼吸。具体操作方法↓↓↓

 

 

  现代医学表明,在患者心脏骤停的4至6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有可能挽救患者生命。

 

错误三:草率移动车祸伤者
 
 
 

 

  车祸发生后,不要随意移动伤者。若伤者只是肢体创伤,应当及时止血包扎,固定受伤肢体;若发现伤者耳鼻出血,可能是颅内出血,此时不能止血或堵住患处,应当让出血部位朝下,使血液流出,以免造成颅内压增高或颅内感染;若是伤者脊柱脊髓损伤,切记不可乱动,要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等待专业的急救人员到来处理。

 

  不过,在特殊情况下,必须要及时将伤员搬离现场,否则会有生命危险。这时,应该如何搬运伤员?请仔细观看国家应急广播科普视频——如何安全运送伤员?

 

 

  视频中会教您多种安全运送伤员的方法,还有如何用衣服、毛毯等随身携带的物品做担架等,紧急时刻会派上大用场哦!

 

错误四:突发心梗判断失误
 
 
 
 

 

  心肌梗死与多种疾病有关,一旦发作需要先判断原因。有些情况下,可嚼服阿司匹林以防止血栓形成,但若有脑出血、消化道出血史或是夹层动脉瘤的患者,则不能用阿司匹林,应立即送医院急救。

 

 

来源:据国家应急广播网、南方日报、环球网综合整理

转自:微信公众账号“国家应急广播”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