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重磅要闻】第十届中国法学家论坛在京举行

发布时间:2015-07-04      来源: 中国法学创新网    点击:

7月3日,第十届中国法学家论坛在京隆重举行

  7月3日,第十届中国法学家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法学会会长王乐泉出席论坛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科学定位,系统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

  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主持开幕式并作总结讲话。本届论坛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创新和发展”为主题,23位著名法学家发表主题演讲,为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凝聚智慧、贡献力量。

王乐泉会长出席论坛并作重要讲话

  王乐泉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共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强调“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论坛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创新和发展”为主题,目的就是要让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让全社会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科学定位,系统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自信,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创新发展。

  王乐泉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法治文明的最新成果、最高成就,是对中国法治实践的理论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其中属于我们党原创性的重大理论包括: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程序化的理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理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理论,党法一致、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理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理论,深化司法改革的理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良法善治的理论,改革与法治关系的理论,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理论,从严治党、依法反腐的理论,国际关系民主化、法治化的理论。

  王乐泉强调,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指导。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才能确保中国法治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正确方向,才能立足中国实际建设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才能确保法学研究、法学教育、法治人才培养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方向推进。要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前提下,不断推进法治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要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推动法治理论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应用于教书育人,应用于法治宣传,应用于法治改革实践,应用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各项事业。

陈冀平书记主持开幕式并作总结讲话

  陈冀平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创新和发展,是一项重大、战略、长期任务,是法学界、法律界义不容辞的责任,涉及法治建设各个领域、环节以及法学各学科,需要法律实际部门、法学科研机构的共同参与。要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作为基础性、战略性的核心任务,最广泛地调动法学界、法律界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把各方面力量汇聚到一起,形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创新和发展的强大合力。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要站稳政治立场,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增强创新意识,勇于提出创新观点;突出问题导向,善于解决中国问题;坚持人才为本,切实加强法治理论人才队伍建设;创造有利条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创新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环境。

鲍绍坤副会长兼秘书长主持单元演讲

张文显副会长主持单元演讲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鲍绍坤、张文显、朱孝清分别主持各单元演讲。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王其江、任海泉、江必新、孙谦、张苏军、吴志攀等出席论坛。来自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中国法学会各研究会负责人、历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代表、青年法学法律工作者代表、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部分获奖作者、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部分获奖者、论坛主题征文获奖作者及优秀组织单位代表、中国法学会机关各部室和各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中央各主要媒体记者等共300余人参加论坛。

  论坛上,李步云、葛洪义、顾培东、付子堂、刘作翔、张文显、沈国明、江必新、强世功、蒋立山、何勤华、马小红、高铭暄、陈光中、应松年、吕忠梅、陈甦、王轶、朱孝清、李浩、顾永忠、徐汉明、姜明安、韩大元、周叶中等著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实践总结和理论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基本构成”、“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模式和法治话语权”、“中国法治建设的传承和借鉴”、“部门法理论和制度的中国特色”、“中国司法改革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施体系”等八个专题,作了精彩的主题演讲。

  本届论坛共收到征文2445篇,评选出一等奖论文19篇、二等奖论文40篇、三等奖论文80篇、优秀奖论文74篇和优秀组织单位21家。开幕式上,出席论坛的领导为获奖代表颁奖。7月2日晚,中国法学会联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举行了获奖论文报告会,共有12位获奖作者发表了他们对发展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真知灼见,并与师生们进行了热烈互动。

第十届中国法学家论坛会场

  据悉,“中国法学家论坛”是中国法学会主办的最高学术论坛,自2006年启动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九届。论坛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为目标,围绕国家法治建设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组织法学法律工作者集中开展研究,形成了高端、前沿、权威的特色,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好评。本次论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最新、最高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是法学法律界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服务法治中国建设的切实举措,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法治中国建设营造良好的理论氛围。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