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这个报告把新媒体未来发展都预测了

发布时间:2015-06-25      来源: 传媒圈    点击:

文丨魏金金 来源丨中国经济网

 

6月24日,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5)》在京发布。蓝皮书中首次提出了中国新媒体发展十大未来展望。

 

(1)“互联网+”效应显著,新媒体的经济引擎作用更为突出。2015年,在“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推动下,新媒体将加速向全行业渗透,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新媒体经济占GDP的比重会进一步加大。

 

(2)互联网用户普及率达到50%,新媒体用户增速放慢。从用户数量发展来看,我国新媒体用户整体规模增速放缓。2014年底我国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6.49亿人,比2013年仅增长3117万人,普及率增长2.1%,达到47.9%。据此估计,2015年我国互联网网民将接近7亿人,普及率达到50%,手机网民将超过6亿人。

 

(3)4G取得爆发式增长,促进移动网络应用发展。2014年底中国4G用户总数已接近1亿,2015年用户将有爆发式增长,并将进一步促进移动网络应用的发展。

 

(4)媒介融合提速,传统媒体不断采用新技术。为了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和视频化的趋势,传统媒体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发展移动客户端、手机网站等新应用新业态,以新技术引领媒体融合发展。

 

(5)新媒体法治进入常态化和精细化发展阶段。自2014年7月出台“微信十条”之后,2015年2月网信办出台“昵称十条”(《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同年4月出台“约谈十条”(《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约谈工作规定》),新媒体传播立法在提速,并进入精准化发展阶段。

 

 

(6)移动金融、移动教育、移动医疗、移动出行等移动行业成为热点。随着传统金融行业在互联网方面的投入加大,2015年移动金融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向移动教育、移动医疗、移动出版等移动行业加速布局,这些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移动行业将成为热点。

 

(7)智能产业进一步兴起。当前互联网巨头和一些风险投资开始涉入可穿戴设备、移动医疗、智能家居、3D打印等智能产业,发展移动智网。2015年,新一代的智能产品将进一步丰富,涉及领域不断扩大。

 

(8)社交应用平台进一步整合,微视频成为网络消费金矿。随着移动宽带的发展,网络视频消费进一步转向移动平台。腾讯战略放弃微博而重点发展微视,微视频领域的竞争更为激烈。社交应用平台将得到进一步整合,成为沟通、娱乐、生活、购物和学习一站式服务的入口。

 

(9)广告进一步从传统媒体转向新媒体。作为媒体的主要收入来源,广告日益转向新媒体,电视广告和报纸广告的市场份额已经出现明显的下滑态势,网络媒体成为第一大广告收入媒体,未来网络广告尤其是移动广告的收入份额将继续增长。

 

(10)新媒体资本市场仍将激战不止。2015年,中国新媒体市场仍然是最具活力的市场,随着新媒体向各个行业的扩散,新媒体巨头加速向多个行业布局,新媒体领域将掀起新一轮资本大战。

 

 

相关阅读:

周二微信“谣言”最多 六成假新闻首发于微博

文丨刘云龙 来源丨央广网 

 

24日上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6(2015)》发布会在京举行。蓝皮书揭示,每周二是一周微信“谣言”传播最高峰,近六成假新闻首发于微博。

 

周二是一周微信“谣言”传播最高峰

 

 

蓝皮书中《微信公号“谣言”传播研究报告》对2014年11月3日至2015年2月28日微信中被多人举报为“诈骗和虚假信息”的625篇文章共17周数据进行了分析。

 

研究发现,七类主题的“谣言”数量最多:食品安全(284篇)、人身安全(278篇)、疾病相关(259篇)、健康养生(179篇)、防骗(133篇)、金钱(60篇)、亲子(52篇)。其中,食品安全类、人身安全类、疾病相关类主题的“谣言”文章占了“谣言”文章总数的大部分。

 

将这625条“谣言”文章按照周一到周日分类分析发现后,周一到周三是“谣言”文章出现的峰值阶段,周二达到顶峰。临近周末“谣言”文章数量会出现一个明显的下降,随后在周六又出现另一个小高峰。

 

从7大“谣言”主题典型文章数据库中挑选出35个具有代表性的关键词进行分析,从“谣言”热点话题讨论热度分布可以看出,沿海地区,特别是广东、福建、江苏、浙江一带对于“谣言”热点话题的讨论热度最高。

 

防骗类“谣言”关键词讨论热度高的省份主要有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和广东。

 

而对食品安全类“谣言”关键词讨论的比较多的省份主要是山东、河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和广东。

 

总的来说,相对中部和西部,沿海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对各类“谣言”的关注度更高,这或许与该地区人群对生活质量更为关注、上网比例高、网络表达能力更强等因素有关。

 

近六成假新闻首发于微博

 

 

蓝皮书的分报告《新媒体时代的“假新闻”现象与治理对策研究》对2014年传播较广、比较典型的92条假新闻进行了多维度分析,发现有59%的虚假新闻首发于微博。

 

研究者认为,微博平台开放性高,像一个公开的信息交流广场,人人都可以在上面发布信息,因而成为众多新媒体假新闻的信息源。如2014年8月网传“上海地铁出现老外晕倒车厢无一人相助,反而仓皇逃跑”的视频,不少媒体未核实信息即在微博上发布,引发网民热议,此后上海地铁方面证实消息并不属实,“列车进站后站务员及时上车对外籍乘客进行救助”。

 

首发于网络媒体的假新闻占比32%,位列第二。此类媒体基数大,但多为传统媒体转型而成的新媒体形态,其中较有影响力的假新闻有10月28日的《中国“落榜”世界空气最差20城》、12月17日的《最新中国癌症地图出炉》等。

 

微信平台用户基数大且具备较高的社交媒体属性,其平台内信息封闭性高,倾向于熟人传播。首发微信的假新闻只有7%。此外,2014年也有少数假新闻出现于豆瓣平台,如“95后女网友征集各地’临时男友’陪游”为一起商业策划性假新闻,还引发全社会关注,造成了较大的社会负面影响。

 

-完-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