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中纪委批机关大楼不设14层 称信风水是一种堕落

发布时间:2015-06-24      来源: 腾讯    点击:

“为官不为”病因探析(五)

驱散思想雾霾是根本

为官不为,为何?有的人怕犯错不敢为,有的人没能力不能为,有的人太懒了不去为,原因种种,总开关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思想上出了问题——不想为。

只要想为,就不会有干事必然犯错的担心,就不会疏于学习不求上进,就不会整天无所事事混日子。

方向迷失的羔羊,找不到回家的路。思想迷失的官员,又该如何破除为官不为的迷雾?

补足精神之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为官不为者,从根上讲也是思想出了问题。

中国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卢运雄表示,一些干部在社会变革的时代大潮中,不能正确对待新旧思想、文化与价值观念冲突,出现了思想上的困惑与行为上的偏差,以致信念迷茫,理想淡化,价值观偏移。

一些为官不为者身上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组织信个人,不热衷于干事创业,却痴迷于算命看相、求神拜佛,迷信“气功大师”的现象正是这样的现实反映。

一些机关大楼不设4、13、14层,一些办公室的桌椅摆放讲究朝向、风水,一些干部的案头上赫然摆放石兽、“转运石”等装饰物,更有甚者一些地名因“不吉利”而改,有的工程因“大师”妄议而建,一些建筑因“挡风水”而拆。

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一针见血地指出,“官员信风水就是一种堕落”。

人一旦没有了信仰,就会成为“行尸走肉”。干部长期浸淫于求神拜佛,心理颓废、斗志丧失、道德滑坡也就在所难免,有的干部甚至将手中权力异化为生财工具,有钱有作为、无钱无作为。

内蒙古自治区原副秘书长、法制办主任武志忠在家中供奉近百座佛龛、佛像和佛画,每天也必念经拜佛,可在其一心问佛的背后,是对金钱毫无遏制的贪欲。

为官不为者的信仰迷失说到底就是精神缺了“钙”,得了“软骨病”。

是病就得治!各地掀起的问责风暴是开出治标的药方,如何治本?强化理想信念教育,补足精神之钙最关键。

“思想上的纯洁性与行动上的敢作为,是一体两面。”多名专家指出,党政主官和普通干部都应加强对理想信念、责任担当、为政品德等方面的自我教育,提升思想境界,增强奉献精神。

当前“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开展,正是补钙的良好契机。“三严三实”包含着对新时期共产党人党性修养和理想信仰的新要求新标准,是具体化了的“精神钙片”。每日一服,每日一省,必将为党员干部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重塑宗旨意识

河南沁阳市一段公路景观改造,工程达到一定进度时,政府应退还4家企业共2000万元保证金。但从2014年4月到11月,四家企业先后向市住建局、市委市政府等累计讨要保证金50余次,遭遇的大都是“领导不在家”“这事儿不归我管”等“踢皮球式”处理。

某外资企业在鞍山投资开发了城市综合体项目,在项目完成后,花费18个月才办理完毕垃圾清理的相关手续。其间,该企业除了按规定缴纳了费用外,还将一处四百多平方米的房屋无偿提供给街道。

……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任建明教授看来,“为官不为”现象表明个别干部在行使权力时仍奉行着“不给好处不作为”的原则。

“不给好处不作为”的乱象折射出的恰恰是干部身上为民宗旨意识的淡薄。

一些干部对领导交办的事情亲力亲为,对群众的事置若罔闻;一些干部奉行“无利不起早”,没有“甜头”也就没有工作动力;一些干部总结经验头头是道,分析问题轻描淡写,说得多,做得少……

这些为官不为的现象之所以存在,说到底就是干部在为官为了什么问题上犯了迷糊,把个人的荣辱得失看得太重,把事业的兴衰成败看得太淡。

做官究竟是为了什么?为自己还是为群众?这是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必须直接面对的问题。

“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这是邓小平同志在第三次复出时的郑重选择。

要做事不要做官,做官必须做事,这不应只是伟人的选择,更应是每一个领导干部的不二选择。

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就是要时刻把老百姓的利益摆在第一位,从内心里为群众着想、给群众办事、为群众服务,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害,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底线,时时自省、自警、自励、自勉。

反之,肆意弄权、鱼肉百姓、庸懒散拖、推诿扯皮、吃拿卡要,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者,庸官、贪官、懒官是也。虽未必“遗臭万年”,但也必为群众所不齿。

常修为政之德

“人之立身,所贵者惟在德”。做人如此,做官亦要如此,尤其是身为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在德上的要求要更高。但在十八大以来对查处的老虎苍蝇的各类通报中,类似“思想道德败坏”、“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这样的表述并不鲜见。

云锡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雷毅为了维持自己和情妇的腐化生活,不惜违反党纪国法,以权谋私、不择对象地疯狂敛财,只要送上门的一律照收。

安徽省阜阳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太和县委原书记刘家坤为了让情人过上安逸乃至奢华的生活,伙同情人先后收受他人财物合计2900多万元,为他人在承揽工程、征地拆迁、拨付工程款、公司上市改制等事项上提供帮助,甚至在当地形成了“工程没有刘书记的支持是干不成的”发展怪象。

干部屡屡在道德层面出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从政之德出现了问题。

令人欣喜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方面对失德干部加大惩戒力度,一方面在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追求高尚情操,用法治与德治双管齐下的方式,“治病树、拔烂树”,越来越多的失德者被清理出干部队伍。

然而也有一些干部在新常态下因为本就不该有的福利待遇取消了,以往宽松的规章制度严格了,就哀叹“官不聊生”、“为官不易”,更索性“为官不为”。

有的干部做“公事”懒洋洋,干私活打冲锋;有的对工作马马虎虎,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的刚开始有一股子劲,时间一久,便开始懈怠,一旦遇到一点挫折或失败,就无精打采。

这些都是“从政之德”缺失的一种表现。

“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好干部的二十字标准,这既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也应是每一名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从政之德。

从政之德建设不仅需要本人自省自律,还需要通过制度激励约束和外部管理监督来实现。国家公务员局党组书记杨士秋认为,可以逐步形成一个“意识—规范—习惯—道德”的逻辑链条,使“从政之德”建设步入良性轨道。这对于整治为官不为无疑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纪检监察报 徐辉)

事实+

官员为何迷信

《中国县处级公务员科学素养调查报告》(2007)显示,47.6%的县处级公务员不相信迷信现象。一半以上县处级公务员存在相信求签、相面、星座预测和周公解梦4种迷信的情况。

为求个人升迁而迷信“大师”:山东省泰安市原市委书记胡建学经常请“大师”来替自己测算“前途”。一次,一个“大师”说,胡有当副总理的命,只是还缺一座“桥”。胡建学下令本已按计划施工的国道改线,穿越一座水库并在水库上修起一座大桥,以完成“功德”。大桥建成后,胡将其命名为“岱湖桥”。他事发入狱后,老百姓给大桥改了个名字:“逮胡桥”。

因做贼心虚求神明保佑:深圳市社保局原局长邱其海,在1994年上任后的四年时间内,先后收受人民币79.999万元、港币2万元的贿赂。据透露,邱其海自从收受第一笔贿赂后,就开始求神拜佛,只要见到庙宇,就会进去烧香磕头。而且,每次听到警笛声,他都会赶紧念叨几句“菩萨保佑”。

为保个人权位福祉而装神弄鬼:江西省政协前副主席、省委统战部前部长宋晨光与王林私交甚笃。媒体报道称,王林不仅是宋晨光在问神算卦方面的“大师”,更是其高级顾问。据悉,宋晨光仕途上能一路高升并获“带病”提拔,他自认为跟极力推崇鬼神之说及风水玄学有很大关系。

政府机关集体参与迷信活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卫生局局长覃建安利用办公大楼搬迁,带头大搞封建迷信活动。新大楼落成后,部分干部职工认为新址“阴气太重”,不愿搬迁,身为局长的覃建安不去制止,还利用搬迁之日请“道公”前来施法驱邪。事后,覃建安还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偷偷摆放起神位和神符。 (腾讯新闻综合南方网、廉政在线、新华网等报道)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