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网络论坛遭遇移动媒体逼宫 转型突围方向在哪里?

发布时间:2015-05-07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点击:

  插画:人民视觉

  日前,艺龙旅行网以765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将南京西祠胡同社区论坛90%的股权以及所有相关资产转让给了江苏紫金汇文传媒投资有限公司,而这次转让也令西祠胡同这个曾经号称“华人社区第一门户网站”的传统网络论坛迎来了第三任主人。几乎就在同时,另一家曾盛极一时的论坛天涯社区传出了寻求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的消息,希望借此获得重生。

  网络论坛作为在我国最早落地生根的互联网产品之一,将互联网所代表的平等、互动、分享等精神带给了广大网民,承载了一代网民的激情与梦想。但是,如今说起网络论坛,很多人的记忆似乎还停留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昔日繁华今已凋零,很多网民唏嘘不已。在互联网迭代更新令人眼花缭乱的今天,网络论坛是否气数已尽,转型突围之路的方向又在哪里?

  web2.0时代的弄潮儿

  刘琥,南京西祠胡同的创办者,说起论坛网站和西祠胡同的发展如数家珍。

  1998年,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现南京师范大学紫金校区)教师刘琥(网名响马)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创办了西祠胡同。出乎意料的是,这个网络论坛在短短数年内集聚了大量人气,尤其在海外华人中颇具影响。

  “我2005年注册了西祠账号,这十年的时光都在跟西祠做伴,我每天发帖跟帖,写自己的喜怒哀乐,做版主就是我的工作和事业,西祠已经深深地融入我的生活,亲密不可分割。”西祠胡同网友“一条河豚鱼”说,论坛是展示和表达自我的平台,对网络论坛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和黏着度。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王少磊分析,网络论坛的兴起是以传统媒体为时代背景的。当时,受众没有其他渠道释放“发表冲动”,网络论坛正好提供了一个低门槛的发表可能;而网络论坛又有社区的概念,可以完成一定的社交,同时也是一个小型议事场,可以称得上是民间舆论的重要场所。

  像西祠胡同一样,一大批知名网络论坛在上世纪末集体涌现,并在本世纪初发展壮大,如天涯社区、清华大学水木清华BBS、校友录、猫扑网、凯迪社区等等,以网络论坛为代表的网络社交工具支撑起了我国互联网辉煌的Web2.0时代。

  “众声喧哗”成别人的

  不知从何时起,西祠胡同这类传统网络社区变成了“冷宫”,知名版主相继离开,用户也愈发变得“沉默”。王少磊说,从中国大陆第一家网络论坛创办,到现在也不过20年光阴,如今却给人一种美人迟暮、老态龙钟的感觉。

  “仔细回顾,这期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王少磊说,2000年,博客进入中国;2005年,腾讯推出QQ空间;2006年,校内网(现在的人人网)上线;2009年,开心网引发全民“偷菜”,新浪微博上线;2011年,微信上线,微博用540天完成了1亿用户的增长;2012年,微信用户突破1亿大关只用了433天……不到20年,体量庞大的数亿中国网民就轻松迈进微时代的门槛,并在其中徜徉自得了。

  今年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在中国的6.49亿网民中,即时通信使用率90.6%;网络新闻使用率为80.0%;网络视频使用率66.7%;微博使用率38.4%;网络论坛的使用率仅为19.9%。

  360公司董事长、知名天使投资人周鸿祎曾说:“论坛社区的内容不是一个强需求,用户一次浏览可以持续三个小时,但也可以一连三周都不来看,所以论坛社区这个产品对用户是不痛不痒的。”无论从传播速度还是影响范围来看,BBS远远逊色于微信、微博等社交新产品。很明显,以交互式微传播为特点的Web3.0时代已经强势来袭。

  王少磊说:“如今,互联网在Web3.0时代早已是众声喧哗,回头看一下Web2.0时代的弄潮儿,网络论坛不仅远离了互联网社交发展的主流,而且改革创新发力明显不够,PC端和移动端没有获得大的突破,用户体验也越来越差,用户活跃度逐渐降低。”

  突围之路“移动起来”

  随着移动传播平台多元化,短小精悍又不失多媒体表现形式的微博、微信等社交形态,成为受众摄取信息养分、表达个人立场、参考旁人意见的理想场域。曾经辉煌的网络论坛真的要就此沉沦吗?

  “如果论坛往后的商业模式还是建立在PC端基础之上,很难有出路。转型之道一定是移动互联网。”刘琥说,2008年,他就观察到了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影响。让论坛变得更轻更快更简洁,以适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成为论坛转型的方向。

  如今,刘琥走上了新的互联网创业之路,焦点仍是论坛创新。他和他的团队做了一个“孢子”项目——一个比微博还轻、还快、还简洁的“轻社区”,尝试着改变传统论坛太重太慢的缺点,网页、手机客户端齐上阵,以满足人们随时随地泡论坛的需求。

  刘琥说,孢子社区会在西祠的基础上通过细节设置串通各个不同的群组,让信息流动起来。他说,孢子不是传统论坛,立足于移动应用场景对群组的重构,力图以最轻便的方式为用户创造社交价值。

  目前,孢子社区已经成为南京本地一个颇有名气的移动版论坛。刘琥说:“从孢子社区,可以看出移动互联网对网民的改变。目前,孢子社区移动入口的流量和PC端的流量比例大概是7∶3,主要用户都在移动客户端。”而《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佐证了这一说法,2014年手机网络论坛的用户规模为7571万,比2013年的5535万增长36.8%。

  天涯社区将未来收入重点模式从网络广告为主转向个人增值服务为主,还布局社区电商以及旅游等其他业务,力图在移动互联的基础上打通线上线下,找到新的发展支撑点。

  刘琥喜欢把网络论坛比作“碗”,“你每天往碗里盛不同的饭,你不会因为把饭吃完了就把碗扔掉,西祠是那个碗,而不是那碗饭。很多人认为碗的生命周期和饭的生命周期是一样的,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认识。现在,我们不过是要给这个碗盛上新饭。”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