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初三女孩被父批评离家出走 同学留言99条劝回家

发布时间:2015-05-04      来源: 辽沈晚报-聊沈新闻客户端    点击:

 
 

中考在即,初三女孩文文(化名)因为一次考试成绩下降,不堪忍受父亲的批评离家出走。

前天上午,当文文被安全找回时,文文的家人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文文的父母说,以后要特别注意和孩子沟通的方式了。女孩文文感谢同学的关心,她说有一个同学留言99条希望她回家,“其实,我一个人在外面感觉挺孤单的。”

微博寻人 初三女孩离家出走

昨日,有网友转发了一条“寻人”微博,称一名16岁女学生离家出走,家人十分担心。

这则消息牵动了不少网友的心,纷纷在微博和朋友圈里转发。按照微博中提供的一些信息,昨日上午,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与文文妈妈取得联系。接通电话时,文文妈妈激动的说,“文文已经平安回家了”。

文文妈妈说,在这次一模考试中,文文的成绩下滑了60名,这样的成绩让文文爸爸很不满意。4月30日家长会后,爸爸狠狠地批评了文文。第二天一大早,爸爸又一次批评了文文。“还有两个月就中考了,她爸爸也是跟孩子着急”这次批评之后,文文默默流眼泪,揣着1000多块钱离家出走了。

“他爸爸第一次批评她的时候,我就发现这孩子不咋爱吱声,也挺上火的,”文文妈妈没想到第二天孩子竟然离家出走了。

父母驱车800公里 全城寻女

“都几点了,孩子还不没来”。直到天黑,文文一直没回家,出门时也没带手机,家人立即报警,妈妈在朋友圈里转发文文的信息,希望大伙儿帮忙寻找。

“长白岛,西站、北站,我们都去了,开着车四处找,后来她爸看了里程表才知道开了800多公里。”文文妈妈说,这期间有陌生人给他们提供线索,有人说河边看见女孩像文文,还有人说在102线有个女孩像文文,哪怕是一点点信息,他们就飞奔过去,可是很遗憾都不是。

“当时我就想要是孩子想不开咋整,这个年龄刚好是叛逆期,不过心里又好像有一种力量在支撑我,‘文文不能’。“我和他爸一夜没合眼,可文文一点下落也没有。”

而此时,离家出走的文文一个人来到网吧,登录QQ后发现,近百条留言让她回家, “爱你”,“别走”,“回家”。 这些留言来自文文妈妈还有同学。看到这些留言,文文抓起电话,拨通了妈妈的电话:妈妈,我想你了……

对话:离开家时觉得很孤单

辽沈晚报:一次考试成绩下降对你的影响会很大吗?

文文:我之前都是排在中等靠前,这回是中等,成绩应该够省重点。

辽沈晚报:为啥要离家出走?

文文:我爸说我两回,第一回说完我,当时我脑袋就嗡嗡地,第二天又说了一遍。

辽沈晚报:回家会跟家人好好谈谈吗?

文文:跟我妈谈了,没事了,都过去了。

辽沈晚报:看到数百条留言希望你回来,当时啥感觉?

文文:其中有一个同学就给我留言99条希望我回家,其实我一个人在外面感觉挺孤单的。

反思:要学会和孩子正确沟通

本报曾报道过,一位初中女孩儿因负气离家出走,3天后被发现溺亡在公园内。因为父母唠叨就负气离家,甚至做出伤害自己的举动,类似事件引发不少网友的讨论。

心理咨询师刘晓英表示,出现问题时,有的人会说现在的孩子太任性,缺乏抗压性;有的责问家长在关注孩子学业成绩时,是否关心过孩子心理情绪上的变化,主要责任应在父母。

对此,最好先不要讨论谁对谁错。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遇到问题家长不要一味指责,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家长要学会和孩子沟通,找一个孩子放松的时候谈话,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真正需求。 家长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孩子的想法。千万不能采取打骂教育的方式。平时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多些表扬和肯定,少些批评指责。

应对

中考在即 家长和考生该咋减压?

家长篇:不以成绩为风向标

面对中考巨大的心理压力,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对孩子的不恰当行为,家长要时时关注,并及时疏导。家长本身要正确看待中考,心态要放平和。只有家长心态平和,才能正面地影响孩子。

家长不要以成绩为风向标,成绩不好就说“完了,你是不行了”这样的话。有的家长把自己没实现的愿望寄托给孩子,总是对孩子说:“我们就指望你了,你不行我们就白活了,我们为你补课花了这么多钱,你得回报我们!”这些增加孩子责任和负担的话都不要说。

不要拿孩子和别人比较

家长要勤与老师沟通,密切关注孩子的动向。中考的最后冲刺阶段,孩子容易有一些思想波动,有的孩子会反问自己:“中考我能行吗?”这时家长应该在平时交谈过程中,告诉孩子“你能行,经过三年的努力和积累,你一定能行!”给孩子树立信心。拿自己孩子和别的孩子作比较,这样容易使孩子自暴自弃,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当家长发现孩子有努力学习的迹象时,一定要及时谈心,并与老师沟通,鼓励孩子。但要给孩子信服的、发自肺腑的鼓励,不要做无理由的鼓励。

考生篇:

1、一吐为快。假如你正为某事所困扰,千万不要闷在心里,把苦恼讲给你可信的、头脑冷静的人听,以取得解脱、支持和指正。

2、听听音乐。轻松的音乐有助于缓解压力。如果你懂得弹钢琴、吉它或其他乐器,不妨以此来对付心绪不宁。

3、重新评价。如果真做错了事,要想到谁都有可能犯错误,若事与愿违,就应进行重新自我评价,才能不钻牛角尖,继续正常地学习。

4、留有余地。不要企图处处争先,强求自己时刻都以一个完美形象出现,生活不需如此。

5、放慢节奏。当局面一团糟无法控制时,不妨放慢节奏。

6、逐一解决紧张。忙乱会使人一筹莫展,这时可先挑出一两件当务之急的事,一个一个地处理。

7、眺望远方。一旦烦躁不安时,请睁大眼睛眺望远方,看看天边会有什么奇特的景象。既然昨天和以前的日子都过得去,那么今天和往后的日子也一定会安然度过。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