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经济下行影响了消费信心:国际品牌在华份额萎缩

发布时间:2015-05-04      来源: 腾讯财经[微博    点击:

中国一季度的GDP增幅为2009年以来的新低,尽管全年GDP的增长预期仍维持在7%。在这一背景下,中国零售业正经历何种变迁?4月28日,消费者研究机构凯度消费者指数(Kantar Worldpanel)发布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增速为4.3%,较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

当前,中国城市居民的消费增速明显受累于整体经济增速下行的压力。重点城市和省会城市的快速消费品市场增幅为4%, 而去年同期增长率仅为0.1%。 与此同时,下线城市的消费增幅达到了4.6%,继续快于市场整体水平。在下线城市中,小型超市和便利店继续驱动现代通路7.1%的增长。

国际零售商在与本地零售商的角力中继续处于劣势,市场份额在2015年第一季度下降到13.5%,而2014年第一季度为15.1%。

在国际零售商传统的优势战场——重点城市和省会城市中,随着本土零售商扩张,国际巨头们的份额被严重侵蚀。与此同时,国际零售商在下线城市的扩展速度在最近几个季度也明显放缓。

本地零售商在不同的城市的市场份额均有提升。高鑫集团(大润发、欧尚)地位依旧领先,在2015年第一季度达到了7.8%的市场份额。

华润万家集团(华润、Tesco乐购)在第一季度的市场表现略有回升,尽管Tesco乐购的市场份额继续流失。整个集团的市场份额在全国层面从2014年四季度的6.2%回升了0.4个百分点。

永辉集团保持持续增长,在2015年第一季度市场份额达到2.2%,比去年同期增长0.3个百分点。重点城市成为其近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在最近一季度市场份额达到4%的历史新高。4月永辉集团宣布收购联华超市21%的股权之举,也有望帮助永辉在华东地区提升市场地位。

电子商务市场在一季度继续快速增长, 不断吸引新的消费者加入网购大军。凯度消费者指数显示,在过去12月中国城市有37%的家庭至少在电商渠道购买过一次快速消费品。

除了阿里巴巴京东和1号店这些专业的电商在不遗余力地推动电商的发展,很多实体零售商也大举加入快速消费品的电商大战,其中包括大润发,华润万家,家乐福以及家电巨头苏宁。

例如大润发的飞牛在扩张线上业务所给与的巨大投入,家乐福2015年上半年的启动计划以及苏宁进军快消品销售业务。所有这些将进一步增加零售商之间的竞争。(李伟)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