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24种庭审发问的常见错误

发布时间:2016-04-04      来源: 中伟律帅    点击:

 

 

文/王万维

 

来源/中伟律帅

 

一不熟悉游戏规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43条规定:“向证人发问,应当先由提请传唤的一方进行;发问完毕后,对方经审判长许可,也可以发问。”

辩护人:审判长,辩护人是证人出庭申请人,应当由辩护人先发问。

 

二优柔寡断

 

审判长:“辩护人是否需要向证人发问?”

辩护人:“有些问题公诉人好像都问到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就不问了。”

 

三发问无目标

 

发问一般基于三种情形:一是戳穿虚假证言;二是获取或确认信息;三是揭露证人不诚实品行。发问时应有目标,并通过发问快速有效达到此目标,不要在目标之外耗费时间和精力。

辩护人:被告人,我问你第十五个问题,你家里人愿意代你赔偿吗?

被告人:我不知道,你问我的家里人。

 

四应付性发问

 

应付性发问,法官最反感。

张三的律师在张三承认参与作案后发问:李四提出抢劫你也去了,是吗?

 

五诱导性发问

 

诱供骗证,往往适得其反,会害惨当事人。

主犯张三的辩护律师向张三发问:

抢劫银行的犯意不是你提起的是不是?

你当时不想去抢劫,是李四威逼你们去的,是不是?

谁看门、谁撬门、谁砍人、谁抢钱,不是你分工的,是不是?

正准备抢时,你说要解手借机溜了,是不是?

 

六无关性发问

 

无关性发问表明发问者对案件没有吃透。

辩护人:你刚才说还没有来得及把收钱的事向纪委汇报,也就是说你还没来得及把钱交给纪委,是不是?

被告人:是的。

辩护人:你没把钱交给纪委,但也没把钱存到银行,是不是?

被告人:是的。

辩护人:你没把钱存到银行,那你就是把钱还是放在家里,是不是。

被告人:是的。

审判长:辩护人,你的发问是想表达什么意思?

辩护人:我是想说,被告人是时刻准备把收到的钱上交给纪委的。

审判长:辩护人,你应当问,你把钱及时交给纪委了吗?

 

七威胁性发问

 

威胁性发问表明发问者底气不足。

公诉人:你以前多次供述是受贿,今天在庭上突然翻供,在这种情况下,检察机关有可能撤回起诉,对你的所有问题进行全面调查后再起诉。你实事求是地说,张三是不是送了20万现金给你了?

 

八损害人格尊严的发问

 

辩护人:你是个坐台小姐,你说被告人强奸你,有证据吗?

 

九对发问对象估计不足的发问

 

李四的律师向李四发问:李四,你们几个人去绑架,是谁提出的?

李四:好汉做事好汉当,是我提出的。

辩护人:是谁提出杀人质的?

李四:也是我提出的,因为人质只认识我一个人,我害怕人质报警。

 

十错误性发问

 

辩护人:张三在830日的下午给了你5万元现金,第二天,也就是91日的上午上班时你就交给了纪委,是这样的吗?

 

十一开放性发问

 

辩护人对自己的当事人发问:“案件发生时,你在什么地方?”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发问。

恰当的问法是:“案件发生时你在不在犯罪现场?”对于这样的发问,被告人只能回答“在犯罪现场”或“不在犯罪现场”。

 

十二复合及混乱性发问

 

辩护人:请告诉法官,当时你站在什么位置及你是否正和一名年轻漂亮的女子交谈,他的名字叫什么是哪个单位的做什么工作,你们谈话的内容是什么?

证人:好的。他叫苏丹红。律师,请再重复一下你的问题好吗?

 

十三歧义或多义发问

 

辩护人:事实上你并不知道被告人是否真的一定在现场而没有离开,是吗?

 

十四胡乱发挥

  

如果对方证人没做明显不利于己方当事人的证言,原则上就让他过去,不必再追问。胡乱发挥往往是帮对手的忙。

辩护人:证人,你才说被告人手中好像没有刀。那你看到被告人向被害人挥过手吗?

证人:律师,你提醒我了,被告人当时好像是赶时朝被害人的头挥了一下手的,但手中有没有刀我不清楚,但后来我就看到被害人头上流血了。

 

十五同证人争论

  

同证人争论是辩护人没有能力的表现。

辩护人:你说被告人没有做声就是默认,你知道默认是什么意思吗?

证人:默认的意思就是不做声。

辩护人:不做声就一定有什么意思吗?

证人:如果没有意思,为什么不直接拒绝呢?

辩护人:难道不拒绝就一定是同意吗?

证人:不拒绝不是同意那是什么?

 

十六允许证人解释他的答案

 

允许证人解释,可能使辩护人的努力前功尽弃。

辩护人:你要送车给被告人,被告人是怎么考虑的?

证人:“我要送一辆30万元车的给他,他口头上表示不要。但我想,他肯定是觉得车太明显了不方更要。过了几天,他弟弟找我借钱,刚好要借的数额是30万,我想,他肯定是想要现金,而且是以他弟弟的名义,于是我就很爽快的把钱给了他的弟弟,他弟弟还煞有介事地给我打了一个借条,4年时间了,他和他的弟弟从来没有说要还钱的事。

 

十七以未经证实的事实为发问前提

 

辩护人:股权转让给你之后,你是否参与公司的分红?

被告人:股权根本没有转让给我,我不存在参与分红的问题。

 

十八纠缠式发问

 

辩护人:这辆车是你的,没有其他任何人使用过你这辆车,你也没有把车钥匙给任何人,你多次供述说,不知道三把刀是谁放到后备箱里的,我再问你一次,后备箱里的三把刀到底是谁放的,如果不是你放的,难道是刀自己跑上去的?

被告人:反正不是我放的。

辩护人:难道三把刀都不是你放的?

 

十九态度暧昧的发问

 

辩护人:被害人是你姐姐,被告人是你姐夫,你姐姐怀疑你跟你姐夫有关系才发生冲突的,你姐夫将你姐姐打倒在地后,有没有把你姐姐弄到医院抢救的想法?

案卷材料显示,被告人当场就打过120,但被害人还是因颅骨破裂而死亡。正确的问法是:

辩护人:你姐姐倒地后,被告人打过120吗?

证人:打过,还是用我的手机打的。

 

二十不重视细节

 

发问时详细询问有关的细节,才可以铺平和垫实辩护基础。

 

二十一 发问不看对象

 

向被告人发问应围绕有利的事实和情节入手。向受害人发问首先应赢得彼此的“心理相容”。向证人发问应立足于揭示其是否作伪证、假证。

 

二十二暴露意图

 

不要将发问意图给证人挑明,要特别地注意让对方证人感到发问人深不可测,确保证人无力改变或者解释证言。

 

二十三不善归纳

 

证人回答问题时表达不清、逻辑混乱,使人无法听懂时,可将其回答略加归纳,使之条理化,然后让证人作出肯定的回答。当证人陈述时带有行业性、区域性的词句使人不易听懂时,可作解释性的发问,使其用通俗的语言回答问题。

 

二十四不善总结

 

如果有可能的话,律师应作出一个有力的结论以结束发问。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