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根据中国政法大学公共决策中心和凤凰大学问合办的“蓟门决策”论坛上的发言整理,本次主题是“平反冤假错案的阻碍和克服”。
律师李金星(资料图)
关于聂树斌案,德国一个记者采访我,我说得很狠:如果聂树斌不平反不改判,会毁掉我们近二十年来刑事司法改革进一步取得的有限成就。以前的死刑标准和现在的死刑标准难道差别这么大吗?其实没有差别。如果这么一个全民关注的案件得不到解决,没有什么证据就能判一个人死刑吗?以后的死刑案件会出什么样的标准?
第二是张志超案,我坚定张志超案是冤案,有一个事实:强奸现场是一个非常冷静的杀手干的,两只鞋子和衣服都摆在厕所里,这边一只、那边一只,鞋子里必须有一只袜子,衣服搭在上面(死者的衣服),是非常冷静的,并不是慌乱地杀一个人、强奸一个人,甚至还意识到这个人能活,否则不可能两只鞋子摆得整整齐齐,袜子还在鞋子里。这是一个学生无论如何不可能办到的。第二,锁的问题是非常致命的问题,这个案子百分之百是一个冤案。
下面我谈几点我对申诉的看法。
第一,刑事冤案究竟有多少?毛立新老师也说了,非常多,我没有数量统计,我想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打开微博全是喊冤的,微博成了喊冤的战场,这在一个国家是不正常的,说明我们的司法真的出了问题,我们的司法也许在任何一个明文的法治的国家,问题都是比较严重的。在一个明文的法治国家出现这么多问题,大家都在喊冤是不正常的,任何一个法律人都应该重视。
第二,我们申诉是为了什么?除了个案正义,我们有自己的算盘,死刑冤案的申诉,推动死刑审判质量,这个大家已经看到了,这么多死刑冤案的申诉,不说百分之百是律师的努力,至少有百分之一的律师努力。死刑冤案,这些法官现在审理,我们和一些院长、中级法院的院长座谈,他们很认真。但还有一个目标,死刑冤案审判质量的提高能不能对死刑质量有影响?没有影响,因为我们看到在死刑冤案申诉的时候,还有大量的冤案正在产生。也就是说,我们当年考察聂树斌案也好、张志超案也好,当年那些案件形成的机制,今天解决了没有?法院不独立、刑讯逼供、口供为王等问题都没有解决。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刑事冤案有它特别重大的意义,中国刑事司法进步必须迈过冤案的槛,如果不能迈过这个槛,都不能说中国法治取得了进步。
目前刑事申诉进入了死胡同,中央对这个问题是重视的,因为这是一个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但是我们的法院系统没有做好准备。陈教授分析了原因,我只分析一个原因:没有人干这个事情,从中级法院到最高人民法院。有一个省的高院接待我和徐昕教授,那个法官几乎要掉泪,他自己负责全省刑事审判案件的申诉,他说每天有那么多的冤案解决不了,心非常难受,但一个人怎么能办那么多的案件?办一个案件需要几个月时间研究、调查,一个人怎么弄?
再看最高院,不超过几十个人在办一个案件,民事申诉案件可能有刑事申诉案件的十倍,有民事、刑事、行政的涉及重大的案件,同时有几个在办。法官接待我们,一个律师说了20分钟,法官直接驳回,原判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律师就慌了,赶紧让我说,我说法官你没看卷,看一分钟。年轻法官听了,说这么严重吗?被告人叫什么名字、案件事实是什么?真凶在哪里?这个我们和律师再交谈、考虑。他驳回有套路,不看案子,律师说个20分钟就驳回了,不是法官冷漠,而是根本没有什么看卷,卷堆积如山。解决一个冤案,司法独立等问题解决了,也需要人来解决,最高院有20个法官专门负责刑事申诉,涉及到刑事冤案可能有10个人,10个人分到全个几十个省,一个省不到一个人,你把他累死也干不了什么事。
最后一点,最高人民法院必须改善它的职能。我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必须变成申诉法院,至少50%以上的申诉要通过最高人民法院解决,如死刑冤案一样,通过死刑冤案的解决推动整个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第二,我们律师操着中南海的心,我自己写一个建议:建议组建以律师为主的冤案审查建议机构,在不修改刑事诉讼法的情况下,一些著名NGO,比如中国政法大学认为某个案子是冤案,组织专家学者调查研究认为是冤的,最高人民法院可以省去好多时间直接进入机制。比如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人民大学法学院、尚权律师事务所,如果不发挥律师的作用,喊一百天也是客观不能,没有人办这个事情。
(凤凰网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实习编辑赵一哲zhaoyz3@ifeng.com)
*******************************
【编后说明】
1、《法律共同体论坛》主要是为各行业法律人以及全社会关心“法治中国”健康发展的各界人士设立的、公益性质的、彼此学习研讨相互交流争鸣的微信公众平台,欢迎大家积极参与互动。
2、所有选用的文章均为未加修改的原文刊发或转发,文章观点不代表或不一定全部、部分代表编者观点;对所有读者而言,精华糟粕自行取舍,是非曲直自行判断。
3、若愿意赐稿、交流、批评、指正,欢迎发邮件至编者邮箱:flgttlt@qq.com 或加QQ:1967097923 与编者联系;所有在平台直接留言的读者朋友请注意:最好再留言时请发到编者邮箱里去(若编辑一旦给你迟复将因系统限制而无法发出)。
4、若举报本刊原发或转发的文章,请在举报的同时劳驾您也向编者邮箱复制一份举报内容,以方便修正改进。
【司法观察】李金星:刑事申诉进入死胡同,根本忙不过来
作者:李金星
来源:凤凰网大学问(微信公众号)
此文是根据中国政法大学公共决策中心和凤凰大学问合办的“蓟门决策”论坛上的发言整理,本次主题是“平反冤假错案的阻碍和克服”。
律师李金星(资料图)
关于聂树斌案,德国一个记者采访我,我说得很狠:如果聂树斌不平反不改判,会毁掉我们近二十年来刑事司法改革进一步取得的有限成就。以前的死刑标准和现在的死刑标准难道差别这么大吗?其实没有差别。如果这么一个全民关注的案件得不到解决,没有什么证据就能判一个人死刑吗?以后的死刑案件会出什么样的标准?
第二是张志超案,我坚定张志超案是冤案,有一个事实:强奸现场是一个非常冷静的杀手干的,两只鞋子和衣服都摆在厕所里,这边一只、那边一只,鞋子里必须有一只袜子,衣服搭在上面(死者的衣服),是非常冷静的,并不是慌乱地杀一个人、强奸一个人,甚至还意识到这个人能活,否则不可能两只鞋子摆得整整齐齐,袜子还在鞋子里。这是一个学生无论如何不可能办到的。第二,锁的问题是非常致命的问题,这个案子百分之百是一个冤案。
下面我谈几点我对申诉的看法。
第一,刑事冤案究竟有多少?毛立新老师也说了,非常多,我没有数量统计,我想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打开微博全是喊冤的,微博成了喊冤的战场,这在一个国家是不正常的,说明我们的司法真的出了问题,我们的司法也许在任何一个明文的法治的国家,问题都是比较严重的。在一个明文的法治国家出现这么多问题,大家都在喊冤是不正常的,任何一个法律人都应该重视。
第二,我们申诉是为了什么?除了个案正义,我们有自己的算盘,死刑冤案的申诉,推动死刑审判质量,这个大家已经看到了,这么多死刑冤案的申诉,不说百分之百是律师的努力,至少有百分之一的律师努力。死刑冤案,这些法官现在审理,我们和一些院长、中级法院的院长座谈,他们很认真。但还有一个目标,死刑冤案审判质量的提高能不能对死刑质量有影响?没有影响,因为我们看到在死刑冤案申诉的时候,还有大量的冤案正在产生。也就是说,我们当年考察聂树斌案也好、张志超案也好,当年那些案件形成的机制,今天解决了没有?法院不独立、刑讯逼供、口供为王等问题都没有解决。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刑事冤案有它特别重大的意义,中国刑事司法进步必须迈过冤案的槛,如果不能迈过这个槛,都不能说中国法治取得了进步。
目前刑事申诉进入了死胡同,中央对这个问题是重视的,因为这是一个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但是我们的法院系统没有做好准备。陈教授分析了原因,我只分析一个原因:没有人干这个事情,从中级法院到最高人民法院。有一个省的高院接待我和徐昕教授,那个法官几乎要掉泪,他自己负责全省刑事审判案件的申诉,他说每天有那么多的冤案解决不了,心非常难受,但一个人怎么能办那么多的案件?办一个案件需要几个月时间研究、调查,一个人怎么弄?
再看最高院,不超过几十个人在办一个案件,民事申诉案件可能有刑事申诉案件的十倍,有民事、刑事、行政的涉及重大的案件,同时有几个在办。法官接待我们,一个律师说了20分钟,法官直接驳回,原判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律师就慌了,赶紧让我说,我说法官你没看卷,看一分钟。年轻法官听了,说这么严重吗?被告人叫什么名字、案件事实是什么?真凶在哪里?这个我们和律师再交谈、考虑。他驳回有套路,不看案子,律师说个20分钟就驳回了,不是法官冷漠,而是根本没有什么看卷,卷堆积如山。解决一个冤案,司法独立等问题解决了,也需要人来解决,最高院有20个法官专门负责刑事申诉,涉及到刑事冤案可能有10个人,10个人分到全个几十个省,一个省不到一个人,你把他累死也干不了什么事。
最后一点,最高人民法院必须改善它的职能。我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必须变成申诉法院,至少50%以上的申诉要通过最高人民法院解决,如死刑冤案一样,通过死刑冤案的解决推动整个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第二,我们律师操着中南海的心,我自己写一个建议:建议组建以律师为主的冤案审查建议机构,在不修改刑事诉讼法的情况下,一些著名NGO,比如中国政法大学认为某个案子是冤案,组织专家学者调查研究认为是冤的,最高人民法院可以省去好多时间直接进入机制。比如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人民大学法学院、尚权律师事务所,如果不发挥律师的作用,喊一百天也是客观不能,没有人办这个事情。
(凤凰网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