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选拔】想当法官是论资排辈还是拼真才实学

发布时间:2015-07-24      来源: 法制日报    点击:

  2014年7月12日,上海在全国率先拉开司法体制改革大幕,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及宝山、徐汇、闵行4家法院被确定为试点法院。在司法改革“上海方案”中,人员分类管理被视为“牛鼻子”和最难啃的“硬骨头”。

  员额比例如何确定、哪些人可以入额,需要经过哪些遴选程序,这些与司法人员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备受社会关注。上海各试点法院没有论资排辈、按年龄、职务等搞“一刀切”,而是探索出一套科学的遴选程序。“优秀是选拔入额法官的唯一标准”,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兼司法改革办公室主任郭伟清说。

 

 

 

 
大数据测算出员额比例
 
 

   长期以来,司法人员管理模式与普通公务员基本相同,既不能充分体现司法职业特点,也不利于把优秀人才留在一线。为打破人员混岗、职责模糊的局面,上海率先实行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将法院工作人员分成法官、审判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3大类,法官不再以行政级别晋升,而是按专业职务序列管理。

   法官员额比例多少才算合理?上海高院以2013年12月底为基准时间点,通过“大数据”分析受理案件情况、人员情况,依据案件权重及今后案件发展趋势等数据,科学测算出法官员额比例。在上海各试点法院中,法官、审判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的比例为33%、52%、15%,确保85%以上人员投入办案一线,法官员额向刑事、民事、行政等审判部门倾斜。

   今年4月,先行试点法院完成分类定岗,首批入额法官为531人。其中,审判员404名,助审员127名,员额比例控制在27.6%。预计先行试点法院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全部完成后,法官员额将控制在32%以内。现有法官身份人员中约200余人暂未符合入额资格年限或者未能在首批入额,但是他们还有机会参加后续入额遴选。

   “这项改革就是让法官更像法官,让法院更像法院”。郭伟清说,过去是法官加书记员办案模式,现在每名主审法官或合议庭增加一名法官助理,许多非审判事务由法官助理完成,法官专心审案,分工专业化,提升办案质效。

   徐汇区人民法院将51名法官助理全部编入专业合议庭,明确法官助理审查诉讼材料、组织庭前证据交换、草拟法律文书等14项具体工作职责,积极探索法官助理列席庭审、裁判文书署名、回避申请等新的工作机制。

   “考虑到不同工作年限的法官助理审判辅助事项胜任能力有所不同,我们将法官助理划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等级,依次设置五级至四级助理、三级至一级助理”。徐汇区法院院长许祥云介绍说,徐汇法院建立了主审法官指导法官助理工作的“带教导师”制度,对法官助理实行单独序列考评。自2014年9月首批法官助理任命至今年5月,该院法官助理共参与办理案件5547件,成功调解案件379件,草拟文书2931份。

 

 

 

 
过五关斩六将优中选优
 
 

   2015年1月31日下午,上海司法改革试点法院首批法官入额考试在上海高院举行。来自4家试点法院的196人参加考试。

   此次考试主要为综合考察参考人员的法律基础知识、法律适用能力和裁判文书制作能力等,设置了单选、多选、判断、案例分析、裁判文书撰写等题型,其中案例分析和裁判文书撰写区分专业方向作答。根据上海法院遴选入额法官办法,现任助理审判员必须参加入额考试,现任审判员中在非办案岗位工作且5年内一线累计办案时间不满1年的人员,也需要参加入额考试。

   书面考试仅仅是法官入额程序中的一个环节。此次书面考试前,相关试点法院已先后进行了申请报名、法官岗位承诺、入额基本条件审查、业绩考核(包括案件评查、工作评查、民主测评)等环节。考试结束后进行审委会面试等程序,根据试点方案所确定的员额比例择优入围,最终产生首批入额人选并报请市法官、检察官遴选(惩戒)委员会审议。

   上海市法官遴选办法大大提高了法官准入门槛。办案未达到部门人均办案量一定比例的,经抽查发现有质量差错并经确认的,近5年公务员年度考核结果曾被认定为不称职或基本称职的,均不予入额。此外,具有“一方退出”等任职回避情形的,司法作风、职业操守等有瑕疵的,实行“一票否决”。

   闵行区人民法院的牟鹏,亲历了首批“过五关斩六将”的严格遴选。

   2009年7月,牟鹏进入闵行法院执行局当书记员。研究生毕业的他通过司法考试,一心想成为法官。2012年,牟鹏因为表现出色,被选调入政治部。当年年底,他通过助理审判员资格考试,等待参加2016年的审判员考试。司法改革大幕拉开后,牟鹏报名参加了法官入额遴选,并且顺利通过考试。

   接下来的面试中,牟鹏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不足。遴选委员会问他升任助理审判员后是否办过案,牟鹏如实回答没有。过去3年他都在政治部工作,实际庭审经验有所欠缺。遴选结果印证了他的担心:同期进来的10个人中,8个人入额,牟鹏落选了。面对这样的结果,他之前有一定心理准备,而且他知道入额的大门没有就此关闭。现在,牟鹏调离政治部,进入审判一线开始协助办案,为参加下一批入额遴选积极做着准备。

 

 

 

 
进入员额并非一劳永逸
 
 

   经过九道遴选程序成功进入员额,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上海司法改革试点法院探索建立了法官日常考核机制,制定《法官岗位考核管理办法》,对入额法官实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办案业绩、廉洁自律、职业操守,明确考核不合格的将退出法官员额,破除入额终身制。

   闵行法院率先提出法官岗位职责承诺机制,要求申请入额法官自愿选择法官岗位、自愿承担岗位职责、自愿接受岗位考核。“每个要入员额的法官都必须签订岗位职责承诺,不能胜任者要退出员额,形成竞争淘汰机制,入额不是终身保障”,闵行区人民法院院长黄祥青说。

   科学的员额比例、公平的遴选程序、严格的日常考核,让上海各试点法院员额制改革顺利推进,各项措施已经初显成效。

   以闵行法院为例,此次改革启动前,全院有200名法官,第一批法官入额工作完成后,全院共有149名法官入额。现在,这些法官已经逐步适应一线办案节奏,办案数量逐月提升。“一名综合部门的法官5月调入行政庭,现在办案量已与行政庭人均结案量基本持平,办案质量和效率也得到所在业务庭领导的肯定”,黄祥青举例说。

   “4家先行试点法院长期以来存在的人员混岗、审判资源配置不合理、审判效率不高、审判人员职务晋升不畅等问题正在得到解决”。郭伟清说,通过改革,先行试点法院人员配置比例趋于科学、合理,法官队伍结构也得到优化。预计改革全部完成后,入额法官平均年龄将下降3岁;45岁以下的中青年骨干占比将达到59.1%,比改革前提升4.1%;入额法官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比例将提升4%;入额法官平均从事司法工作18.1年,平均任法官14.5年。

 

 

 

融媒体新闻中心出品
 

《法制日报》记者 李想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