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院长说|李复江:想深抓实 纪律作风莫放松

发布时间:2015-05-15      来源: 湖南高院    点击:

作者

李复江 怀化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院长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的要求,按照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全面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的安排部署,通过认真学习与思考,觉得基层法院院长要尽好本分,履好职责,纪律作风建设上至少要做到“脑子要清醒,管理要严格,习惯要良好”。

  一、脑子要清醒

  有个清醒的头脑比有个聪明的头脑更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央一波又一波的“打老虎”、“拍苍蝇”行动,时刻保持高压反腐和严惩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行为已成为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新常态。因此,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转变观念,不要一味地按照旧的思想和方式想问题、办事情。不要以为中央的规定就是一阵风,吹吹就过去了,没什么大不了的;或者是心存侥幸,犯点小错误不会查到自己头上来;或者错误的认为只要自己不贪不占,偶尔迟迟到、早早退应该没事。很多人之所以出问题就是因为没有清醒的认清形势。2013年上海高院四名法官违纪违法事件,使人记忆犹新,此事发生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整治“四风”问题之际,四名法官顶风违纪,我们姑且不去探讨他们因道德堕落、生活腐化而发生事件的必然性,单就脑子清醒来讲,他们就是不合格的,事情的发生虽与他们平时的修养、习惯和作风有关,但结合形势来说,他们根本看不清形势。那么,新形势下,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呢?

  一是政治上要清醒。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从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道路的比较中鉴别优劣、看清趋势,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感情认同。我们内心一定要有信仰,“内心荒芜则杂草丛生”,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没有正确的人生追求,人就会觉得空虚,觉得无所事事,正所谓“饱暖思淫欲”,就容易做出一些违反党纪、违反法律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始终保持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要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清醒头脑,不得发表同中央精神不一致的言论,不听信或传播政治谣言。对于否定党的领导、攻击社会主义制度的错误观点,要敢于表明立场,旗帜鲜明地予以批驳。

  二是工作中要清醒。邹碧华同志在参加2006年“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演讲时最后一段话讲到:“我读过很多法学名著,它们对法官都有经典的论述,但是在我内心份量最重的,还是母亲告诉我的,要做一个有良心的法官。”古话说,祖宗三代积德才能出一个判官。作为法官,我们手掌生杀予夺、定分止争的司法大权,司法裁判是一个“良心”活,如果法官在职业道德、司法良知方面存在缺陷,就可能在权势、金钱、人情、关系的面前迷失方向,就有可能在执法办案中失去公正。因此,我们一定要有司法良知,要以严格执法、公正廉洁为最高准则,以徇私枉法、不公不廉为最大耻辱。信仰法治、坚守法治,恪守法官职业道德。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至于在利益诱惑面前迷失方向,干净做事,清白为官。

  三是生活里要清醒。北京市丰台区法院原院长夏俭军因受贿身陷牢狱之后说:“法官的真正朋友是与其朝夕相处的同事,而不是能给自己带来一时享乐的商人和情人”。法官在生活中,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知道什么朋友不可以交,什么饭不可以吃,什么场合不可以去,什么话不可以说。“甘蔗没有两头甜”,既然选择了法官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孤独,选择了奉献,选择了约束,就必须耐得住清贫、忍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受得了约束。夏俭军的堕落,就是从其结识密友姚某某和情妇李某开始的,在与这两人成为“好哥们”和“情妇”后,夏俭军便开始用手中的权力为朋友换取不义之财,再通过收受朋友的贿赂来养情人,从而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天上掉馅饼,地上有陷阱。作为法官,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拒绝,如果我们不懂得如何拒绝,就有可能落入他人布下的圈套,掉进他人设下的陷阱。

  二、管理要严格

  作为院长,我们宁愿听到自己被误解时所承受的骂声,也不愿听到同志们失足后悔不当初的哭声——严管就是厚爱。事前的管理比事后的惩罚更重要。近年来,我院推行了“四项管理”,建设“四化法院”,即推行精细管理,实现法院管理数字化;善用制度管理,推进法院管理规范化;注重情感管理,突出法院管理人性化;强化监督管理,确保法院管理清廉化。先后制定出台了《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数字法院审判管理系统运行管理规定》、《车辆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办法》、《法庭驻庭管理办法》等十多项重要制度,涵盖了审判管理、司法政务管理等全院工作的方方面面,使全院队伍建设和各项管理做到有章可循。“铁的队伍是铁的纪律打造出来的”,通过全院干警的共同努力,我院已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先进法院”。如果没有严格管理,我们是难以走到今天的模样。“如果你不能养活我一辈子,为什么从小对我那么娇惯?”一个失足青年在妈妈探监时,抱怨母亲的话语是我们加强严格管理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一是在思想上要严格。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出了问题,行动上就一定会有所反应。“患生于多欲,祸生于多贪”。作为法官,思想上一定不能有贪欲,贪欲一旦露头,就像打开了“潘多拉之盒”,一发而不可收拾。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原局长陶福友因犯滥用职权罪和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陶福友的人生就是葬送在“贪欲”上。他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干工作,收一点拿一点、捞一点占一点、吃一点喝一点、玩一点乐一点是人之常情,是小节,无伤大雅”;“只要不犯大错误、不搞大腐败,犯点小错误、有点小毛病,组织上会宽容原谅”;“别人恣意腐败,尚能逍遥法外,自己捞点蝇头小利,不足挂齿。”于是,他今天占一点、明天捞一点、后天贪一点,在犯罪的泥潭中越陷越深,难以自拔。“贪似火,无制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必滔天”,要想人莫知除非己莫为。法官没有天生的免疫力,一定要加强对法院干警纪律作风和廉洁司法教育,引导他们自觉践行“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司法核心价值观。万无一失,一失万无。我行我素,终会得不偿失。

  二是在用权上要严格。古人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做人做事应常怀敬畏之心,对我们法官尤应如此。常怀敬畏之心,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自律,是一份清醒与担当。可以说,我们绝大多数人开始都是有敬畏之心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时间长了,敬畏心就慢慢淡化了。浙江高院民四庭原审判员包如源在忏悔中写道:“我刚从事审判工作时,对法官职业是看得很崇高、很神圣的,但在审判一线工作时间长了,对法律的敬畏也就淡化了”。因此,我们必须时刻敬畏手中的权力,要认清“权从何来,权为谁用”的问题,绝不能为个人私利而滥用手中的权力。同时,要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可触碰、制度底线不可逾越”的观念,自觉做到依法用权、知法守法,坚守用权的底线。从管理上讲,要深入查找办案人员在岗位职责、办案流程、制度机制、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切实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纠正“制度挂上墙、监督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倾向。同时,要对违反制度的干警进行及时教育、提醒和处置,对那些敢于触碰法律红线的干警严惩不贷。

  三是在细节上要严格。不少腐败分子之所以走上不归之路,最初只是因为小节失守,走错了第一步。正如一个穿着新鞋抬轿的轿夫,起初遇到水坑还想东闪西躲,而一旦一脚踩进水坑之后就再也无所顾忌,最终落得双脚污泥而不可收拾。“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法院干警如果在小事上放松要求,就有可能在大事上摔跟头。前段时间我市中级法院对各基层法院明查暗访细到某基层法院法官庭审中外穿法袍只扣一粒扣子,中间扣子全部脱落都被以庭审着装不规范予以通报。不要因为一些细节上的错误影响到整个法院的形象。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干警的上下班纪律、庭审纪律作风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明察暗访,对查访中发现的诸如迟到、早退、上网聊天、看影视剧、庭审中着装不规范、打电话、玩手机等违反机关纪律作风和庭审纪律作风等问题及时处理。动员千遍不如处理一次。

  三、习惯要良好

  优秀的人必有优秀的习惯。优秀的习惯比熟练的技巧更重要。法官是社会的正能量,是社会的精英,法官既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荣誉。法官应有那些良好的习惯呢?

  首先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现在我们有的法官既无学习计划,也无强烈的学习欲望,学习大多是被动应付,缺乏持之以恒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的法官对理论学习不精,对法律知识学习不深,对上级政策研究不透;有的法官玩得多、学得少,不肯学、不想学或是临时抱佛脚。我们很多思想上的模糊,就是头脑不清醒,根本原因就是不学习;长期不学习,就看不清事物的本质,就没有坚定的立场,“风吹两边倒”,进而在思想上出现偏差,甚至导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扭曲,最终毁掉自己。因此,我们一定要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经常向书本学、向同事学、向身边学、向实践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有了学习的浓厚兴趣,就可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一阵”为“学一生”。只要我们养成了爱学习的好习惯,哪怕每天一刻钟,也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其次要有严谨的工作习惯。严谨,就是要以强烈的责任心来做好每一件事情。事情怎么抓落实?怎么盯结果?都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时限意识和效果意识,要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习惯,对所做事情都有认真、负责的态度,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把做好每件事情的着力点放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上,不心浮气躁,不好高骛远,从一件一件的具体工作做起,从最简单、最平凡、最普通的事情做起,特别注重把自己岗位上的、自己手中的事情做精做细,做得出彩,做出成绩。

  再次要有公正的职业习惯。古语云:“公堂一言断胜负,朱笔一落命攸关”,法官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和权威性决定了法官首先要忠实公正,忠实于法律,忠实于祖国,忠实于人民,忠实于良知。法官的审判权来源于国家和人民,法官的良心只服从一条,那就是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利,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其次,法官必须要正直,要有正义感,法官只有正气凛然,才能不唯权,不唯上,不唯钱,不唯情,不折不扣的执行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才能以崇高的人格、坚定的信念高扬起正义的旗帜,才能藐视和摒弃各种升官发财的诱惑,真正做到无邪、无私、无欲,才能无畏于恶,无畏于势,无畏于艰,无畏于险,成为正义的化身,公正的天使。再次,法官要敢于担当,在执行法律上勇于面对困难险阻,不怕得罪人,坚守法律底线,坚守法律良知。法官还要有包容心,法官只有心胸豁达,才不会因受到委屈、攻击、嘲讽,甚至是侮辱诽谤而影响其判断力和公正心。

  纪律作风建设永无终止,真心改变自己,什么时候都不为晚。只要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久久为攻,我们就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心得。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