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5年3月10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中国法院的司法公开》(白皮书),这也是最高司法机关首次就司法公开议题发布中英文双语版本的白皮书。白皮书全文近2万字,由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办公室牵头制作。如果您无暇阅读,不妨通过以下三组数据和七张图片,了解法院这些年究竟如何为司法公开“蛮拼的”。
作者:何帆(最高人民法院 法官)
数据一:审判流程公开
自2014年8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流程信息公开平台上线试运行以来,截至2014年底,共公布开庭公告429个,审判信息项目36276个,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总访问量达76.6万次。自2014年8月至2014年底,最高人民法院新收2109件案件的审判流程信息已全部向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公开,公开信息项目达41071个,成功推送短信6248条。2013年12月11日,中国法院庭审直播网正式开通,公民可以在线观看庭审直播和录播。截至2014年底,中国法院庭审直播网进行庭审直播519次。2014年各级人民法院进行庭审直播8万余次。
数据二:裁判文书公开
2013年7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开通中国裁判文书网,建立全国统一的裁判文书公开平台,并率先在该网站公开裁判文书。自2014年1月1日起,各级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文书陆续在该网公布。截至2014年底,全国已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级、中级、基层三级法院实现了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传裁判文书,已公布裁判文书5685491份,其中最高人民法院公布裁判文书7582份。
数据三:执行信息公开
最高人民法院将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公布与查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执行案件流程信息公开、执行裁判文书公开四项内容进行整合,开发建设统一的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已于2014年11月1日建成上线。截至2014年底,执行信息公开平台累计公布未结案件2149万余件、被执行人信息2789万余条,提供执行案件信息查询1930万余人次。最高人民法院推进建立执行信息共享机制,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通报给相关部门,联合实施信用惩戒,限制失信被执行人购买列车软卧车票、飞机票和申请贷款、办理信用卡,禁止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高级管理人员等,促使被执行人主动履行执行义务。与中国铁路总公司和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分别于2014年6月18日、7月1日正式限制失信被执行人购买列车软卧车票和飞机票,截至2014年底,已累计限制1055414人次购买飞机票,限制56038人次购买列车软卧。各级人民法院还为公众查询未结执行实施案件的被执行人信息、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限制出境、限制招投标、限制高消费的被执行人名单信息提供方便,发挥执行信息公开平台作用,积极推进社会征信体系建设。截至2014年底,公布失信被执行人894906人次,其中自然人776288名,法人及其他组织118618个。
图片一:最高法院近年发布的司法公开文件有哪些?
图片二:全方位的中国司法公开机制
图片三:中国审判流程信息网公开项目图
图片四: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示意图
图片五:中国裁判文书网上网文书类型和诉讼程序示意图
图片六: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信用惩戒示意图
图片七:2013-2014年的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布会
来源:法影斑斓(funnylaw1978)
原标题:《三组数据,七张图片 | 最高法院如何为司法公开“蛮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