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院长说】在改革中走稳 跨越式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15-04-25      来源: 人民法院报    点击:

 

 彭世理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对人民法院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寄予了更高的期望与要求。人民法院要变挑战为机遇,以实际行动落实人民法院“四五”改革纲要,坚定不移地走稳跨越式发展之路,以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新常态,积极回应代表、委员以及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

坚定不移地走稳公信立院之路。首要的是确保个案司法公正,并以公众看得见、可感受的方式实现,获得社会认同和信服。规范审判权行使规则,正确适用证据规则,准确判明证据证明力大小,严格掌握证明标准,准确客观查明事实,并确保自由裁量权行使的连贯性和统一性、正当性和合理性,着力避免“同案不同判”。规范司法程序和言行举止,在司法审判中“瑕不掩瑜”事实上是不存在的,那些“不拘小节”“无伤大体”的行为,一样会严重损害法官尊严、司法公信。法官不论是办案还是为人处世,都要做到防微杜渐,决不能自认为案件办得“问心无愧”就放任自己的言行,必须确保每一个程序都规范到位,尽可能地使自己的每一个言行都能传递司法的温度,以公正树形象赢公信。

坚定不移地走稳文化育院之路。在制度约束中植入文化基因,实现制度规范与文化理念的有效对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理念培育、行为引导的重要载体,激发法官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实现他律与自律的有机相融,切实增强法院管理的文化色彩。加强法院公共区域的文化氛围烘托,抓好法院刊物、微信微博和网络建设,使之生成浓郁的文化气息、体现深厚的文化底蕴,提高法院物质建设的文化含量。在从优待警中植入文化基因,把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培育人、教育发展人作为开展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加强对干警的履职保障和安全保障,尽可能地为干警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创建关爱干警的文化环境。

坚定不移地走稳科技强院之路。就是要运用互联网思维,着力加强信息化建设。一方面,加强信息化硬件建设。以“天平工程”建设为抓手,坚定不移推进审判流程、裁判文书和执行信息三大公开平台建设,使之体系完备、信息齐全、使用便捷。另一方面,充分运用好信息化资源。以信息化技术完善审判管理系统,对审判执行工作业绩实时评估,深入研判审判工作态势,全面实现对立案、审判、执行等重要流程节点的实时动态监控;加大司法公开力度,以信息化技术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增强审判透明度,增进社会的理解与信任;依靠科技法庭对庭审全程录音录像,加大庭审网络视频直播力度,实现对审判执行工作全过程、全方位、实时化监督;运用信息技术落实办公、办案的网上运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办公办案成本支出。

坚定不移地走稳人才兴院之路。司法改革的顺利推进,人才是保证,我们要沿着邹碧华同志的足迹,甘当“燃灯者”。要育好人才,既要增强法院的人才吸纳能力,挖人才、抢人才,又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深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三化”建设,提高法官素养;抓好院、庭负责人这个龙头,增强院、庭负责同志的驾驭能力、决策能力、学习能力以及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切实发挥龙头带队伍、强审判、促改革的作用;抓好青年法官这个重点,围绕驾驭庭审、认定事实、适用法律、文书制作、化解矛盾以及理论研究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加强培训工作和岗位练兵。

(作者系湖南省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文章来源于《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