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微信716738729    热线:13944917050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卢迈、朱永新:建议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提至5%

发布时间:2019-06-23      来源: 中国智库网    点击:

 

文|卢迈,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朱永新,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

 

 

 

 

中国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已连续多年达到4%,一些教育界人士建议加大投入,使这一比重进一步上升。

 

61日,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导,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儿童中心、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主办的首届中国儿童发展论坛上,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卢迈说,目前,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已达4.1%,建议提高到5%

 

4%”是衡量国家教育投入的重要指标。我国1993年首次提出了4%的目标,并于2012年首次实现。教育部近期公布的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快报显示,2018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36990亿元,而全年GDP90.03万亿元,这意味着4%目标已连续7年实现并得到巩固。

 

卢迈在以“儿童优先筑基未来”为主题的中国儿童发展论坛上建议,国家财政投入需要特别支持处境不利的儿童群体,如农村留守儿童、城市流动儿童、中职学校学生以及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要重点关注入园难、户籍障碍、婴幼儿早期照护服务等人民群众迫切的需求。

 

“‘儿童优先’不仅是一句口号、一句倡议,而且是一个个具体的行动。”卢迈说,全国目前约有0~18岁儿童2.8亿名,其中1.3亿多名儿童生活在农村,3500万流动儿童随父母在城市生活,不少儿童的就学面临诸多限制,“无论是为了发展还是为了社会公平,他们一个都不能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马建堂在论坛上指出,儿童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应该优先考虑让贫困地区、处境不利的儿童享受到国家政策和社会帮助,为他们创造公平的发展条件。

 

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对记者说,很多国家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超过6%随着社会发展,教育投入占比应该越来越高,4%“绝对不是最高点”,他赞成逐步提高比例的建议。

 

对于新增教育投入,朱永新认为应向儿童倾斜,特别是07岁儿童。“其实整个教育是从0岁开始的。我们过去把03岁纳入学前教育,其实是不对的。07岁其实成为各个国家教育竞争新的重要的领域。中国老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811月出台的《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目前学前教育仍是整个教育体系的短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十分突出。

 

2009年以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实施了社会试验项目“山村幼儿园”,在部分农村地区倡导“一村一园”,已在9个省区的22个县设立了2300多所“山村幼儿园”。追踪研究发现,这些原本没有幼儿园可上的儿童有了明显进步。在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升到小学5年级时,这些儿童中的80%,学业表现进入全县儿童的前四分之一。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儿童发展中心主任杜智鑫说,在国家更加重视学前教育的背景下,建议进一步明确在全国农村实现“一村一园”。

 

(编辑:毕慧敏)

来源:腾讯大苏网,201964                                                                                 http://www.chinathinktanks.org.cn/content/detail/id/oga1sd76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