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副县长贪污受贿为何没有被移送司法处理?

发布时间:2015-10-12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近日,江西抚州市纪委监察局严肃查处了南丰县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长孙木林严重违纪案件。经查,孙木林在南丰县任职期间,默许亲属利用其职务影响违规承揽工程项目,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孙木林还存在收受礼金、贪污、受贿、对单位违反财经纪律负有主要责任、工作失职等违纪行为。经市纪委监察局研究并报市委、市政府批准,决定给予孙木林开除党籍、行政撤职处分,降为科员。(10月10日人民网)
这位贪污受贿的官员,当地纪委监察局研究并报市委、市政府批准,决定给予开除党籍、行政撤职处分,降为科员。对于这样的惩戒,舆论较多认为还不够严厉,似乎除此之外,还当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方解心头之恨。公众对腐败分子的痛恨之情可以理解,但心情归心情,是否移送司法还得依法办事,要有适用的法律条文才行。
笼统理解,又贪污又受贿,确实有违法之嫌,不能止于纪律处分。但遍览《刑法》,其中对此的规定并不笼统、非常明确。这集中体现在贪污行贿数额的大小上。就贪污罪而言,个人贪污数额较大、情节严重的有三个罚则: “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处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也规定,“ 个人贪污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一万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对于受贿罪也有类似的规定。由此可见,并非所有的贪污受贿就一概得诉诸法律,也有免于刑事处罚而适用纪律处分的规定,当地监察机关给予其“行政撤职处分,降为科员”并无不妥。
其实,导致舆论纷争的,除开公众对法律的知晓程度不高之外,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当地通报中缺失对副县长贪污受贿的具体情况,特别是该不该负法律责任的情况。惟其不明不白,才有刨根问底。如果公布的信息能够把其为何没有被移送司法的原因一并说清道明,就是不熟知法律,也可以消除公众的疑惑,打消公众对法纪公平公正性的担忧,缓释舆论对涉及问题干部处理的不当期盼,不产生太多联想。所以,对处理干部的通报不妨考虑建立一个执纪执法机关的联合回应机制,对外一次性发布处理的综合信息,不留悬念。否则,一半清醒一半醉,犹抱琵琶半遮面,公众欲罢不能,这又何必呢?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