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打好廉政“预防针” 增强防腐 “免疫力”

发布时间:2015-10-08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近年来,环保部门地位不断提升,已经由过去的‘弱势部门’变为热门的‘公关对象’,由‘清水衙门’成为腐败的‘高危地带’。” (新华网  9月30日)
当我们在看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看到了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严峻环境污染。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立“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其中就把生态文明提到了重要地位,要求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加强环境保护,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作为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单位,环保部门也逐渐成为政府部门和人们十分重视的一个部门。
有人曾把环保部门比作是“清水衙门”,但如今的“清水衙门”却成为“是非之地”,成为腐败的“高危地带”,甚至成为“重灾区”。
诚然,环境问题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政府部门的公信力。然而在利益诱惑下,一些执法人员是睁只眼闭只眼,放松监管,甚至与企业法人和不法商人相互勾结,弄虚作假,瞒天过海。但随着号称中国史上最严厉的《环保法》出台后,从而让环保部门不仅地位得到提高,让《环保法》深入人心,也让企业老总们和环保部门人员“吓了一跳”;其“终身追责”也将环保部门责任人“吓了一身冷汗”。
一个由过去的“弱势部门”变为热门的“公关对象”,由“清水衙门”成为腐败的“高危地带”现实告诉我们,遏制环保领域的贪腐已刻不容缓。这就要求作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存环境的环保部门不仅要打好廉政的“预防针”,还要增强防腐的“免疫力”。
因为常打预防针,不仅要求做到“胸怀真善美,两袖不染尘”的自省,还要做到“贫贱不能移”,“宠辱不能惊”的自励,更要做到“权是双刃剑,荣辱一挥间”的自警。与此同时,还要靠监管和问责责任的落实,只有这样才能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的生存环境,才能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文/雨子墨)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