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刹住奢靡享乐之风不能止于通报-至少应退赔开除

发布时间:2015-09-20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近日,天津通报一个违纪违法建造私人会所奢靡享乐的典型。(9月17日人民网)
 十八大以来,零容忍、无禁区、无上限的从严执纪已成常态。各类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四风”问题几乎占据每一次纪委通报问题类型的最大比例,突显这些问题易发高发频发的特点。以往的媒体监督曝光中,或较多关注“四风”问题形式、内容,诸如公款吃喝、公款收送礼、公款旅游、公款消费、违规使用公车等行为。
其实,“四风”之所以横行,一方面归咎于一些地方监督不严、违纪成本低、干部思想作风底子差,另一方面也因违规兴建楼堂馆所的行为屡禁不止为“四风”提供了“避风港”。曾几何时,一些地方兴建豪华楼堂馆所成了风气,其中不乏戴着国家级“贫困帽子”的县,一面是民生艰难、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另一面却是地方官员大行奢靡享乐之风,为群众强烈反映和媒体频频曝光。基于此,两年多来,中央和地方出台系列举措规定,以禁令方式遏制各类豪华办公楼、会所歪风。
一些网友质疑,既是私人会所,纯属商家的个人的商业行为,违法尚且可能,何来违纪一说?其实问题不在于商家如何,而是豪华的私人会所客观上给一些官员大行奢靡享乐之风的场所和便利,由兹得到腐败官员的“支持”、保护,更在于这背后巨大的利益驱使。一些商家为了暴利,也或与官员存在见不得光的利益交换关系或根本就是腐败官员的“代理人”或亲朋,竭尽各种手段为“四风”提供便利、予以隐蔽、伪装,既“经营”好了与权力的“关系”,又赚得盆满钵满。
奢靡享乐之风,败坏官场清风正气,摸黑党和政府形象,带坏原本纯朴的社风民风,更与中央提倡的崇尚节俭的精神严重背离,是对党的和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的背叛,与群众心中期盼的干部形象更是天壤之别。奢靡享乐,那是封建官僚的习气,绝非民主与法治的社会主义社会所能容忍的。崇尚节俭是党的优良传统,忘记传统就意味着背叛。从奢靡享乐到腐败堕落,何止咫尺之间?实际上,“四风”本身就隐藏着种种腐败现象,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收送礼、利用公家资源为自家用取,这种变“公产、公财”为“私产、私财”的行为就是腐败,称之为蛀虫已不深刻,应称之为国蠹。
    坚决禁止奢靡享乐之风,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必要,更是对民声的切实回应。作为一支拥有86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必须始终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吏,把作风建设抓在前头,把纯党风、正政风、树作风当作党务工作的根本。刹住奢靡享乐之风,不能止于通报。指名点姓的通报曝光固然能产生强大的震慑力,但对于一些顽劣的违纪干部起不了遏止作用,根本上还要从加大违纪违法成本上着手,一方面强化监督曝光,构建更加严密的监督之网,以使无漏网之鱼。另一方面要加大从严执纪砝码,发现一起,深查、彻查、从严处分一起,要拔出萝卜带出泥,对奢靡享乐势力一网打尽,要把构建预防和惩治“四风”的制度作为解决奢靡享乐之风的治本之策。




































     作者: 伍文胥
联系电话:
13458011077
地址:四川省三台县乐加乡人民政府
邮箱:621114
邮编:wugw5.ok@163.com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