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底线和责任才能树立纪检权威
发布时间:2015-09-15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次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今日刊登加强派驻机构建设系列文章之《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文章指出,派驻机构工作实质上是派出纪委工作的延伸,派出机关与派驻机构是“紧密型领导关系”,不是“松散型指导关系”。过去把这种关系混淆了,纪检组站在驻在部门立场上,甚至以落实驻在部门意图为主,对发生的问题捂着、闷着,不向派出纪委报告,成了“驻的制约和派的无力”。(
9月14日中新网)
公众对于纪检派出机构的广泛认识,或始于十八大以来的反腐风暴和从严执纪。作为中纪委的派出机构,派出纪检组无疑当具备不容置疑的权威性。派驻二字,说明派出机关与派驻机构是紧密领导关系,不是松散指导关系,一方面派出纪检机构是上级纪检工作的延伸,没有脱离与挑出纪委的直属关系,另一方面对所驻部门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能。
然而,十八大以来的执纪通报中,不难发现一些因派驻机构工作不力导致的执纪盲区。一些派驻纪检组忘了自己的角色和职能,忘了与派出纪委的关系,完全与派驻部门混同起来,甚至站在驻在部门立志上,以落实驻在部门意图为主,失去派驻纪检组应有的权威和独立性,沦为了为派驻部门“办事”、“当差”的“杂役”,甚至与派驻部门利益扯不清,对发生的问题捂着、闷着,不向派出纪委报告,造成“驻的制约和派的无力”,无疑值得深刻反省和警惕。
一些派出纪检机构责任意识缺乏、底线与原则意识淡薄,形同虚设,让纪检权威扫地,更让纪委派驻至各单位、部门的监督触角推动功能。自身不能坚定立场、坚守角色搞不清与驻在部门之间的关系,甘受驻在部门领导;与派出纪委业务联系不强,发现问题不向派出纪委报告,游离与派出纪委与驻在部门之间,执纪监督问责职能不能有效发挥;与驻在部门存在利益关系,甚至形成利益同盟,一些派出纪检人员在利益诱惑之下,充当起了驻在部门腐败行为的“保护伞”,形成“灯下黑”,成为监督执纪问责的死地。
守住底线和责任才能树立纪检权威。无底线,无以明原则,无以厘清是非,无以保持执纪独立和公信力。无责任,则易迷失,与驻在部门工作混淆,无以明确自身角色、职能,容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监督不力、执纪不严、问责不深。如此,权威何以树立?一方面要增强派出纪检人员底线意识、筑实底线厚度、提升自律自戒性,对各种诱惑时刻保持警惕性和免疫能力。这既需纪检人员的自觉性,又需派纪委针对派出纪检人员开展定期的警示教育、执纪技能培训,定期召回进行党性教育、随时掌握派出人员工作、思想动态,强化随机监督,预防“灯下黑”发生。另一方面,要增强纪检派出人员责任意识,这不只是要求纪检人员的自我提升,依靠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提升责任感,还要让纪检人员对派驻纪检的职能有深刻认识,一份责任背后,是党和群众的嘱托,是党员干部的清白,是党和国家的事业的成败兴衰,责任重大,不可懈怠。树立责任意识,也需监督、考核这样的硬制度兜底,失职渎职意味着背叛、意味着面临被从严惩处。
作者:伍文胥
联系电话:
13458011077
地址:四川省三台县乐加乡人民政府
邮箱:
621114
邮编:
wugw5.ok@163.com
(责任编辑:郑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