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基层四风问题离不开信访举报(似的而是)
发布时间:2015-09-08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次
他,曾经担任了11年的社区(村)党支部书记兼居(村)委会主任,是个有着几十年党龄的老党员,如果不是因为有人向中纪委信访室举报,59岁的他也该平安“到站”、含饴弄孙了。没想到,自己犯下的几桩“事”,最终还是给他带来了“大麻烦”。(9月8日,搜狐网)
他就是唐继和,
山东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大白峪社区(之前为村)党支部书记兼居(村)委会主任。两次公款旅游、两次大操大办喜宴,风光的背后却是群众的极度不满,最终忍无可忍而举报其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
有些党员干部的违纪行为虽说是小事小节,但就是因为没有受到约束,久而久之便养成了坏习惯,比如唐继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明知故犯,无拘无束,连续4次违纪。
2014年5月20日,唐继和儿子的婚期,虽然婚礼一事向所在街道纪工委进行了书面报备,但最终举办的桌数远超报备的数量,而过后,此事却“不了了之”。2014年底,唐继和的孙女出生,再次热闹操办,大肆宴请,但这次却连报备都“省了”。有人提醒过唐继和,但终究是“左耳进,右耳出”,置之不理,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也有人不但没有制止其行为,反而还随礼金推波助澜,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缺失致使其一步步走向“灭亡”。
2014年11月公款到台湾旅游,唐继和被泰山区纪委给予党内警告处分,然而,处分并没有起到警示作用。2015年1月,他再次顶风违纪,在没有请假,更没有报告上级部门的情况下,借“慰劳鼓励”之名,带领8名村干部和小组公款三峡旅游。一个村的“一把手”以及多名村干部出去那么久,街道办事处却毫无察觉,基层的监管制度还不至于松弛到想去哪就去哪而不需要报备吧?这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基层干部距离群众最近,一举一动老百姓都看在眼里,更何况大张旗鼓地旅游、宴请。既然制度有漏洞,不能将问题扼杀在萌芽阶段,那么就让群众监督来得更猛烈一些吧。目前,信访举报已成为了反腐违纪线索的主要来源,揪出了一个个顶风违纪的贪官污吏,惩治了一只只挖社会主义墙脚的“蛀虫”,挽救了一批批游走在纪律边缘的党员干部,无疑是基层“官官相护”的一剂良方。
用信访制度将基层官员作风问题放大,曝光“四风”问题的,做到露头就查、出头就打!(似的而是)
作者:熊静
地址:
四川省江油市中坝镇锦城路253号
邮编:
621700
邮箱:
736504306@qq.com
电话:
18281603197
(责任编辑:郑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