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强化监督让不正之风无处遁形

发布时间:2015-08-25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记者连日来走访发现,今年月饼市场上,“私人定制”正逐渐流行起来。(8月25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时至8月见底,又临近一年一度的中秋,几多期盼,几多欣喜,却又几多不安、忧虑。中秋,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充满诗意的佳节。想一想那时那情那景,皎月高悬、阖家欢聚、天伦之乐、时景至美,那份惬意、自在、幸福千百年来在一代一代中国人心里轮回、流淌。
“每逢佳节倍思亲”,然而对于各级纪检工作者来说,中秋的美来不及或没有机会去欣赏,有的只是“每逢佳节反‘四风’”的坚持。官场上的不正之风,长期滋生蔓延,搞得不少地方乌烟瘴气,不但腐化一群干部,败坏一地政治生态,甚至污染当地社风民风,让群众深恶痛绝,影响极其恶劣。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在刮骨疗伤式的反腐败斗争中,猛烈的反腐风暴撕开无数不正之风的丑陋面目,无不触目惊心,不唯让群众感到震惊,更让执政者意识到党的事业和前途正在被不正之风侵蚀,轻则隔离民心,重则亡党亡国。也因此,对于任何形式的不正之风,都是党和人民群众坚决不能容忍的,必须予以清除的。为此,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地方相继出台了系列规定和举措,针对不正之风进行零容忍式的打击、惩处,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节假日因其群众性、隐蔽性却成了“四风”的“避风港”,每逢佳节,不正之风便由官场侵入社会,群众反响强烈。按说,十八大以来,各级纪委对于“四风”的“节日病”已经高度警惕,只要时值节假期间,莫不高度警惕,预前进行盯防。这不,今年的中秋节即将来临,一边是群众的喜悦期待,另一边是不正之风蠢蠢欲动,让各级纪检站线上的同志们不得不枕戈待旦、绷紧神经。
随着反“四风”机制的日益成熟,相应的“四风”形式也出现层出不穷的变化,更加隐蔽。在今年的月饼市场上就兴起“私人定制”,如月饼卡券、月饼包装、礼品“套餐”金额、搭配和“消费”方式。固然,个性化的服务让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但殊不知,这些消费中有一些不太安分的官员,巧借“私人定制”幌子大行权钱交易,而一些只图利益的商家也投其所好,针对一些官员的“心思”,设计个性化的“套餐”及“消费”方式,极具隐蔽性、欺骗性,让官场不正之风大行其道。
根除节日腐败,消除官场不正之风,使节日回归其真面目,关键要清除潜规则和不良政治生态。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强化监督才能让官场不正之风无处遁形。针对节日“四风”的特点,除了“逢节必查”、拉响“警报”外,更需强化对节日消费市场的监督、管理,防止借各种形式、名目为腐败提供空间,更需盯住领导干部节假日出入高档会所、收送高档礼品等行为。强化监督机制,不但需纪检等官方力量,更需发动媒体和群众性的监督,形成严密的监督之网,才能让中秋回归清爽愉快氛围。
 




































     作者: 伍文胥
联系电话:
13458011077
地址:四川省三台县乐加乡人民政府
邮箱:621114
邮编:wugw5.ok@163.com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