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披着“诗人”的狼 斩断“雅贿”的“隐形翅膀”

发布时间:2015-08-25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河南省纪委日前披露周口政法委原书记朱家臣贪污受贿案详情。据披露,发短信索贿是朱家臣惯用伎俩。逢年过节,他都通过短信给一些基层干部“赋诗”一首,目的是“提醒”一下。如果对方没反应,就再发一首诗,直到人家主动来“看”他。(新华网 8月24日)
权力的作用不言而喻,特别是在某些官员手上,其“威力”得到了充分发挥。手握权力不仅让自己“高高在上”,让别人谄媚奉承、讨好自己,权力还能成为生财工具,为自己谋取利益。表面上看,“赋诗一首”是涵养高、有文化的表现,而背地里却是把权力的“刀子”架在别人的脖子上,向他人索取贿赂。这种披着文化外衣的携权勒索行为,不仅玷污了中国传统诗词文化,更辱没了公权的神圣和尊严。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情趣爱好,但情趣爱好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却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陶冶情操,提升修养,也可能由“雅好”变成“雅贿”。自古以来,官场行贿就有“雅贿”之说。在有的人看来,给那些喜好附庸风雅的官员送真金白银,不如送古玩字画,显得既隐蔽安全而又充满温情。近年来,在受查处的官员中,不乏有这样那样“雅趣”的人,玉石、名瓷、字画等频繁地出现在他们受贿的清单里。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就是其中的一位,据了解,其受贿总额近八成为玉石。
在部分官员看来,类似“雅贿”、“赋诗索贿”等手段,把腐败行为变得“温文尔雅”,“友好”地让对方领会其中的“诗意”,既能“恰到好处”地委婉“提醒”他人,让自己看起来不是那么“坏”;同时,此类腐败行为又具有相当强的隐蔽性、欺骗性,不易引起纪检部门察觉,也难以被人抓着把柄、证据。殊不知,任何华丽伪装都无法掩盖腐败的本质,“赋诗索贿”只不过是掩耳盗铃、欲盖弥彰,只会一步一步把自己送上了贪污腐败的犯罪深渊。
另一方,行贿者不仅甘心被“敲诈”,相反还投怀送抱、应其所好,也说明了“权力寻租”的空间大、利润高。只要官员存在“需求”,某些人拉关系、搞门路就有了“市场”。通过买卖结盟形成各种各样的利益集团,要项目、拿审批、提拔升迁……,就能走上“绿色通道”。可以说,在一场场“你情我愿”的权力敲诈背后,深藏着的是种种见不得光的利益输送和腐败现象。
对于“有才”官员来说,缺乏“官德”的危害更大。干部的文化素质和自身修养,首先应该体现在为群众服务的实际行动中,舞文弄墨、附庸风雅式的贪腐行为,不仅不会给自己脸上贴金,相反只会成为笑柄,最终等待自己将是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
官员受贿,俗也好、雅也罢,都是依托权力获得非法利益,都是对公私财物的非法占有,都是对国家机关形象、声誉的损害和抹黑。这一点,公众心明眼亮,相关法律规定也该更给力。
斩断“雅贿”的“隐形翅膀”,必须高扬法治利剑。一是要加强权力监管,尤其要分解和约束主要官员的权力使用,为遏制“雅贿”釜底抽薪;二是完善官员财产申报和公示制度,将收藏物品纳入组织和民众的监督视野;三是参照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不正当收入的界定,尽可能穷尽对受贿罪的物品列举,防止“雅贿”逍遥法外。
 
作     者:   老马
                            联系电话:13778098963
                            邮    箱:2010926518@qq.com
                            地    址: 四川省三台县梓州干道16号
                            邮    编:  621100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