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遏制基层腐败需制度发力(似的而是)

发布时间:2015-08-24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包括中央财政在内的四级财政共同出资支持,涉及3万余户村民……辽宁省辽阳县一项惠农环境示范工程,竟成了贪腐“提款机”。官员借机敛财,商人套取财政资金,造成专项资金流失的同时,还影响农村治污效果。惠农示范工程竟变异成腐败样板工程。(2015年8月24日,新浪网)
扶贫这么多年,政策都挺好,可惜到不了农民手里,最后都以“贫民依旧,贪官无数”而告终。反腐看上去成果显著,但基层社会风气没有多大变化,贪腐局势也没有得到根本好转,老百姓仍然每日“苍蝇”扑面。“不拿白不拿,拿了当没拿”的基层“执政理念”深得干部“宠爱”,以惠农名义贪污的基层干部多如牛毛,惠农工程衍变成了官员贪腐“提款机”。
近年来,除了惠农示范工程,国家还推出了粮食补贴、农机补贴、扶贫培训专项资金、电影下乡专项资金等专项补贴或资金。国家制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惠民政策不求逐一落实,只求到了百姓手中还有“层层剥皮后剩下的皮毛”,但显然得到“皮毛”是一种奢望。
由于监督缺失,规定宽泛,责任追究机制不明确,举报渠道不畅通,惠民资金和专项补贴在执行过程中,被一些穷凶极恶的腐败分子虚报冒领、侵吞挪用。俗话说“雁过留毛”,这惠民政策虽被一层层地“扒”了,肯定还能剩下一点给百姓吧,但就是有“毛毛爪爪都不留一点”的人,渴望的“皮毛”早就消失得了无踪迹,音讯全无。
基层腐败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危害也更大。“看得见的腐败”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百姓心中的形象,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需要制度“力挽狂澜”!

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滥用和腐败。在每项惠民政策设立之初,做好公示制度宣传,确保“事事知晓,人人参与”,用公开透明“倒逼”政策的执行;引入第三方机制,让公众和社会组织参与进来,定期对专项资金和补贴进行随机抽查、评价,并且设立回访制度,督促公职人员为民办实事、谋福祉;强化责任追究机制,一旦违反制度,必须毫不迟疑严查主管部门渎职行为,对相关人员加以追究问责,最大限度减少政策执行中的缺陷和漏洞。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给权力涂上防腐剂、戴上“紧箍咒”。只有不断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并有效落实已有制度,以点带面,才能全面解决当前基层存在的腐败问题。(似的而是)
作者:熊静
地址:四川省江油市中坝镇锦城路253号
邮编:621700
邮箱:736504306@qq.com
电话:18281603197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