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组织制度创新是实现全面派驻的突破口

发布时间:2015-08-24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24日刊文《创新组织制度 实现全面派驻》。文章说,今年年底前,中央纪委还要再新设部分派驻机构,并对保留的派驻机构进行改革和调整,这样就能实现派驻全覆盖的目标。推进全面派驻,必须实施组织制度创新。不能因为要加强某一个方面的工作就拉出一支庞大的队伍,这不符合中央精神的实质。(8月24日中国新闻网)
近日中纪委刊文说,将在今年年底,新设部分派驻机构,对保留派驻机构进行改革和调整,以实现派驻全覆盖。事实上,十八大以来,随着反腐风暴越刮越猛,基于构建优良政治生态的必要举措,实现纪检派驻机构全覆盖一直是中纪委孜孜以求的目标,旨在构建严密的党内监督体系,使党内监督不留死角、没有空白,这也是在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纪检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让公众看清了党内腐败的严重程度触目惊心,令人后怕,从数十位省部级“大老虎”相继落马,到不可计数的“苍蝇”被纷纷拍落,刮骨疗伤式的治腐犹如“七伤拳”,对党的肌体也是极大的损害。培养一个优秀的党员干部不容易,培养一群优秀的高级领导干部更不容易,然而,腐败就是那么猖獗、可恶,轻而易举的将一些领导干部腐化成为破坏党的事业的“内鬼”、“蛀虫”。可以十分清楚的看到,一些地方形成系统式、塌方式的腐败,一因一些贪官党性不修、政治底线薄弱、对权色钱财免疫力太差,克制不住贪欲,一失足而成千古恨。二则因针对权力的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导致监督之外的权力。过去,中央纪委并没有向党的工作部门派驻纪检组,也没有向人大、政协派驻,让一些要害、敏感部门处于“监管真空”。失去监管的权力有如脱缰的野马,在利益诱惑下肆意狂奔,破坏的是党的事业,践踏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最大的受害者莫过于人民群众。
然而实现纪检派驻全覆盖又会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是否意味着加强某个方面的工作就拉出一支庞大的队伍,岂非要编制增人员?这是严重违背中央精神实质的,断不可取。应当如何才能既节约成本又能实现纪检派驻全覆盖?中纪委寻找到一个最佳突破口,即组织制度创新。这意味着必须坚持精简高效原则,通过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整合力量、优化配置,针对派驻单位特点,或单独派驻,或归口派驻,让纪检组“吃一家饭,管多家事”,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攥成拳头,极大提升纪检战斗力。派驻组织制度创新,更需因派驻对象特点制宜,体现极强的针对性、灵活性,统筹兼顾,全面协调,从而最大程度的体现纪检派驻机构的战斗力,真正发挥党同监督定海神针的作用。
 




 作者:伍文胥
联系电话:13458011077
地址:四川省三台县乐加乡人民政府
邮箱:621114
邮编:wugw5.ok@163.com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