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根除小官巨贪源头治理是关键

发布时间:2015-08-11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一个镇的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就可挪用公款8个多亿用于自己理财。一个贫困县的财政收入才4个多亿,可一个股长就能轻松挪走近一个亿,还能成功外逃他国多年。(8月11日  新华网)
小官巨贪,是最近几年流行的一个新词。它主要是指一些官员级别很低,但是贪腐数额惊人这样一种现象。不幸的是,随着反腐工作的推进,一些小官还不断的在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来刷新着贪腐数额的上限,之前有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丈八街道东滩社区原主任于凡利用职务便利向开发商索要好处费5000万,而今有北京昌平的一位村官,竟然挪用8亿多公款用于个人理财。这些小官,虽职位不高,有的甚至连官都算不上,但贪腐数额着实惊人,实在难以想象他们竟有如此大的“食量”,真的是官不在大,有权则灵?但惊诧之余,笔者不由深思,到底是什么原因在作怪能让这些小官能有如此的大的“胃口”呢?
当前,正值“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关键时期,但许多干部还是怀揣着“撑死胆儿大的,饿死胆儿小的”梦想,以身轼法,不顾法纪、不顾形象、不顾个人安危,铤而走险,侵吞公款,以权谋私,为国家抹黑,让党的形象在公众眼里大跌。像北京昌平8亿村官这样的“小官巨贪”事件一次又一次的上演,一方面表明我们相关部门的监督整治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监督和严格执法权力,才使得“小官们”有为所欲为的“底气”。但更为重要的还是干部自身党性严重缺失,为了自身私利,党性全然丧失,把党规法纪抛诸于脑后,在欲望和官本位的驱使下,不断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
基层村干部谈不上有多大的官职权位,但作为党和政府在基层不折不扣的形象代言人,处在工作的第一线,担负着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重任,是党在一线实施核心领导的关键群体,他们是否依规依纪依法办事,不仅关涉百姓的切身利益,更直接影响党和国家的执政根基。通过8亿村官这类案件的查处,不难发现,我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任务依然艰巨。因此,在防范“大官大贪”的同时,也必须从源头上狠下功夫预防和减少“小官巨贪”的发生。这就不仅需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培养和教育,从思想上斩断腐败的“萌芽”。而且还要创新村社干部日常考核激励机制,适当提高村干部的经济待遇,让村干部们能主动愿意干事。此外还要加强对村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广大群众和社会媒体等第三方力量的监督作用,让村干部们不敢“随意”干事,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廉政环境。
 
新闻链接: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8/11/c_1116207625.htm
 
投稿人 :笔名:梓金花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