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中纪委:国企普遍存在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到位问题

发布时间:2015-08-03      来源: 人民网    点击:

中纪委:国企普遍存在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到位问题

 

 

2015年08月03日07:10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手机看新闻  字号 

 

人民网北京8月3日电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3日刊发“推动国有企业从严治党”系列文章之四《深化改革 健全制度 加强监管》。文章指出,巡视发现,国有企业普遍存在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党的领导、从严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

文章称,国有企业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做大做强国有企业,最关键的是深化改革、推进制度建设。对央企的巡视,要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成果,抽象提炼,找出普遍性问题,促进企业的管理、改革、发展和开放,真正巩固党的执政之基。

国有企业不全面深化改革,就没有出路。党中央高度重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此作出部署,国务院也专门成立了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协调推进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但是从目前情况看,国有企业的改革还远没有到位,深化改革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巡视发现,国有企业普遍存在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党的领导、从严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有的企业“三重一大”制度形同虚设,决策成了一把手的“一言堂”、分管领导的“自留地”;对资产和资金疏于管理,国有财产成了被少数人瓜分的“唐僧肉”;招标采购等制度没有严格执行,有人借重组改制之机混水摸鱼,捞取个人利益。

文章指出,发现问题只是前提,推动整改才是目的。巡视组要坚持问题导向,把问题分析透彻,进行综合判断,找出共性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健全制度提供参考。国有企业党委要正视巡视组反馈的问题,找出病灶、举一反三,抓紧整改,切实解决问题。要通过改革体制机制,实施组织制度创新,完善决策机制,确保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深化改革,关键在于加强党的领导,要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三中全会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打破利益的藩篱,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贯彻四中全会精神,把功夫下在加强制度建设上,把篱笆扎得更紧,增强制度执行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和水平。

国有企业改革要先加强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这一条不做好,其他改革就难以取得预期成效。国有企业党委既肩负管党治党任务,又负有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要改革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严肃认真执行“三重一大”等各项制度,强化对重点部门和岗位的监管,坚决防止因改革不到位、决策管理不力,导致新的国有资产流失。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外部监督。现在,巡视监督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各级国资委、国有企业监事会的监管也要不断探索、实践和改进。国资委要履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职责,改进监管方式,健全国有资产资源监管制度,保证党中央关于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在国有企业得到贯彻落实。国有企业监事会对国有企业的日常监督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结合巡视发现的问题,认真反思以往工作为什么不到位,研究制定加强监督的对策和措施。

文章称,国有企业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但是所肩负的历史责任都是相同的。要抓住巡视整改的机遇,把思想统一到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上来,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长远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