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赵荪愚:别让公权力失控沦为官员的生财工具

发布时间:2015-07-28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10年受贿200余次,牵涉粮油、畜禽、餐饮等78家农企;千万“家产”中,受贿金额250余万元,另有810余万元无法说明来源。日前开庭审理的安徽省农委农业产业化指导处原处长金树芳贪腐案,揭开了官商“人情往来”的冰山一角。(2014年10月19日  新浪网)
一次又一次的腐败典型案例,让公众看到了公权力的作用之大,一旦失去控制就会成为一些干部灵活的提款机。以前我们看到了平均每周受贿一次的腐败高发频率,而这一次仅仅是一各农委处长,却成就了千万“家产”,因为有了职权,也就有了所谓的“人情往来”,受贿达几百万,而更为蹊跷的是有八百多万无法说明来源。这也很不正常,几百万的来路,官员不可能不记得,与其说是无法说明,还不如说是不敢说明、不愿说明罢了。
领导干部的职权,本意是让其担当更重要的角色,更好的为人民服务。然而在现实中,职权却被腐败官员用来生财的工具,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们提供好处,自己也可以得到不少的“回扣”,演绎无数典型的官商勾结丑行。这些问题,根源还在于公权力没有被约束,成为了脱缰的野马,沦为官员自身的东西。这种利用职权之便进行贪腐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应通过完善制度,从根上着力来进行整治。
只有不断扎紧制度的笼子,形成更加有效的防腐、监督体系,才是遏制腐败的明智之举。既坚持立行立改、从具体问题抓起,又注意整体谋划、立足长远考虑,不断深化反腐败体制机制改革,反腐败力度不断加大,让干部“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是必由之路。
   从陆续被查处的腐败分子就可以看出,中央反腐倡廉的决心之强烈,具有不达目的势不罢休的干劲。而且敢于动真格,敢于拿自己开刀,避免灯下黑,完善一系列制度来扎紧反腐败的制度笼子。每一个动作都在狠抓落实,一改过去的形式主义作风,凸显十八大以来的政治新风尚。
  事实的确如此,没有干不好的工作,只有干不好的人。腐败分子种类繁多,职位高低不一,如果没有一视同仁的态度,没有坚决查处的勇气,怎能取得今年已查处15位省部级官员的好成绩?所以,腐败分子并不可怕,只要敢打击,一步步扎紧制度的笼子,腐败生存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小,铲除起来也会越来越容易。
 
作者:赵荪愚
新闻链接:http://news.sina.com.cn/c/2014-10-19/162731012083.shtml
电话:15308300506
地址:四川绵阳市涪城区
邮编:621000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