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暄:量化党风廉政考核是让干部敢于担责的基础
发布时间:2015-07-28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次
3日,华西都市报记者从成都市纪委了解到,成都市首次打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一锅煮”,根据党委承担的主体责任和纪委承担的监督责任,分别制定检查考核办法。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考核进行了量化,具备可操作性。对于主体责任考核结果排名后3位的区(市)县,排名后10位的市级部门负责人;监督责任考核结果排名后3位的区(市)县纪委监察局、排名后10位的市级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主要负责人,都要进行约谈。(2014年11月4日 四川日报网)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重在将责任落实到位。事实充分证实,只有将责任落实到人头才能真正让领导干部有担当、负责任。否则,再多的制度与规定都可能因为落实不到位而形同虚设。这样,就极易产生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的现象频发,腐败行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虽然这方面的约束机制并不少见,但因为在具体落实上不到位,而使得监督机制沦为形式,腐败行为在一定范围内普遍存在。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以及纪委的监督责任已经逐渐得到重视,这是一种好现象。
这次成都市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时更下足了功夫,不仅明确了党委及纪委的责任,更采取了分别考核的办法,而且将考核进行了量化,进行打分操作,并将对排名靠后的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因为有了评比,有了惩戒措施,相信相关部门的领导干部必然狠抓党风廉政建设的落实。否则,排名一旦靠后就可能因为约谈而颜面扫地,成为工作不力之证。
加强党员廉政建设是预防党员干部腐败的重要措施,这其中落实相关责任成了关键,也是取得最后成效的保证。一方面党委要担任主体责任,另一方面纪委要担任监督责任,做到两者既相互独立,各司其职,又达到功能相互补充,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发挥最大效果。过去,许多机关单位领导喜欢以人管人,用信任代替监督,单位许多事情“一把手”说了算,加上监督流于形式,使得其中的腐败分子对国家及社会造成极大的损失与负面影响。
近年来,反腐取得的成效不断印证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只有责任落实到位,一旦出现问题就可以运用倒查机制,迅速找到问题源头而进行及时的处理。而对廉政建设工作进行科学的量化考核,是督促大家各自守好一亩三分地的关键,对工作成效明显者进行奖励,对工作落后者进行处罚,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正常的管理机制,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更加明显的效果。
作者:紫暄
新闻链接:
http://region.scdaily.cn/jrsz/content/2014-11/04/content_9518086.htm?node=3538
电话:
15308300506
地址:四川绵阳市涪城区
邮编:
621000
(责任编辑:郑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