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东篱:禁“打干亲”要承诺更需要监督

发布时间:2015-07-28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东篱:禁“打干亲”要承诺更需要监督
    7月15日,四川省眉山市出台“六不准”,严禁当地党员干部“打干亲”。7月22日上午,青神县举行党员领导干部不“打干亲”公开承诺活动,从县委书记到乡镇班子成员,到场的300多名党员领导干部集体公开签名并举起右手就不“打干亲”作公开宣誓承诺,50余名党员干部现场主动解除了“干亲”关系。(北京青年报  7月25日 )
     随着近年来“官场风气”的恶化,打干亲成了官员找关系、搞小圈子、互惠互利的工具, 让民俗走向变质,不但极大地损害了官场的政治生态,也在群众间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笔者认为,要解决领导干部利用“打干亲”来达成利益交换和腐败,不能仅靠承诺,更要靠纪检组织和广大群众的监督。
     四川省眉山市严禁当地党员干部“打干亲”的行为,有利于打掉被作为权钱交易的“干亲”这块遮羞布。因为“打干亲”成功以后,这些人便打着孝敬“干爹、干妈”、宠爱“干儿子、干闺女”的幌子,一些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利益输送就开始出现,很可能逐步形成抱团腐败和家族腐败,不容易被攻破。这样的“打干亲”背后,侵蚀的是政府的公信力,损害的是群众的根本利益,削弱的是我党的执政基础。
     客观的说,党和政府出面禁止党员干部“打干亲”,让这传统民俗遭“躺枪”显得有点冤,但是为杜绝腐败土壤滋生,这样的措施的非常必要和及时的。如何有效杜绝和打击官员“打干亲”已是当务之急,要在不“打干亲”的公开承诺后再加上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同时,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引导,使其形成正确的观念;严格法律法规的实施,加强对于那些敢触红线的干部狠下重锤,断掉权力与利益的“输送”。(文/东篱)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