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从“三公账本”细化品出“较真味道”不能止于“晒账单”

发布时间:2015-07-19      来源: 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规范“三公开支”不能止于“晒账单”
17日,中央部门密集公开了2014年部门决算,数十份“账本”又一次摆在公众面前。相较以往,中央部门的“账本”内容进一步细致清晰,有部门甚至细致到为300元支出作出解释。但是,将政府“账本”与审计“清单”相对照,一些潜藏的“三公”问题仍需格外警惕。(7月18日中国新闻网)
最近中央部门密集公开了去年部门决算,公布了几十份“三公账本”,自曝“家底”,接受媒体和群众广泛的监督、建议。其实,近年来随着“三公”改革的层层推进落实,政府晒“三公账本”已经成为常态,尽管仍有诸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但政府所彰显的改革实践决心和敢于自曝“家丑”的勇气仍值得点赞。
此次中央部门晒出的“三公账本”延续了此前的风格,充分体现出“细”的特点,这不只是对群众呼声的切实回应,也是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化、规范化的必然趋势。政府晒“账单”不只是在晒“诚意”晒“勇气”,关键在于让群众看到政府“家底”,“三公”经费花了多少、怎么花的、花在了哪,这些都是群众和媒体极为关注的,“三公账本”就必须通过“晒”来一一解疑释惑。细在何处?此次中央部门晒出的“三公账本”无疑是一次典型示范,也值得各地方各单位借鉴。一细在“账本”分门别类、内容全面,详细记录了每个单位每次公务事项每次开支的来龙去脉,有的部门甚至细到为300元开支作出解释,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项都有记录或凭证作为依据。二细在数据详实,以数字对比,生动说明了各单位“三公”开支降幅,2014年中央行政事业单位“三公”支出比预算下降幅度达17.8%,一些曾经的“三公”开支较大的领域或部门,如公车费用、公务接待费用、因公出国(境)费用都大幅降低,
中央单位为大幅压缩、规范“三公”开支作出了示范,当然这也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有关要求,严格依据“三公”改革后的规定和标准,科学、合理使用“三公”经费的结果。一直以来,政府庞大的“三公”开支都饱受公众质疑,不只是因为这些钱来自于财政,作为国家主人有权监督,担忧其中可能滋生的腐败,更在于不规范、不透明、不科学的“三公”经费使用,造成“花了钱,办不成事或办不好事”,导致行政效率的低下和行政成本不必要的增加。
规范“三公开支”不能止于“晒账单”。政府晒“账单”,旨在显诚心,晾“家底”,接受监督、批评。但要规范政府花钱,后续的动作极为必要,对于“晒”出来的问题,不能止于批评,还须整改、解决。对于暂时没有“晒”出来的“账单”,要克服障碍,健全制度,把群众关心、涉及群众利益、按规定要求公开的全部规范化的定期化的公开。通过“晒”倒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三公”费用使用机制制度,真正把钱花在刀尖上,发挥更大的效能。

 从“三公账本”细化品出“较真味道”


17日,中央部门密集公开了2014年部门决算,数十份“账本”又一次摆在公众面前。相较以往,中央部门的“账本”内容进一步细致清晰,有部门甚至细致到为300元支出作出解释。但是,将政府“账本”与审计“清单”相对照,一些潜藏的“三公”问题仍需格外警惕。(7月18日中国新闻网)
最近,中央部门再“晒”出“三公账本”,接受媒体与公众最为广泛的监督。事实上,近年来,随着“三公”改革深入推进实施,“晒三公账本”成了“压缩三公开支”的后续的必要动作,已经成为公众监督、了解各地各级部门“三公”改革成效的主要窗口,谁“晒”得多?谁“晒”得少?谁“晒”得仔细?谁“晒”得马虎?公众可以一目了然,从“三公账本”细化品出“较真味道”,彰显出中央“三公”改革的决心和成效,又是对公众监督的切实回应,体现出“真”与“诚”。
“三公账本”细化细在账本类别全、内容细。从每笔开支的来龙去脉一一记录,细致到每个部门每次开支为什么事、有多少人参加、做了什么、标准是多少、实际开支是多少,既有上级出台的规范性文件作为依据,又有实际的开支凭证,都十分清楚。从此次中央部门晒出的“三公账本”可以看出,“账本”越来越细致清晰,同时也显示中央多数部门三公支出大幅缩水,根据财政部此前公布的数据,2014年中央行政事业单位三公支出合计58.8亿元,比预算少12.71亿元,下降17.8%。从具体数字看,在“三公”总体压缩的情况下,各单位情况不一,有的降幅大,说明成效显著,未来继续压缩的空间较小。有的降得少,大幅压缩的空间大,但存在一定机制制度和具体操作上的障碍,下一步必须破解。哪些领域哪些部门“三公”降得多呢?首要是公车消费,减少5.28亿元,这得益于此前给力的公车改革的切实实施。其次是公务接待费用,减少3.87亿元。其三是因公出国(境)经费减少3.56亿元。从部门看,一些以往“三公”开支较大的单位也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如中国地震局、中国残联、央行、国家测绘局、民航局、海关系统等。
晒“三公账本”需要“真味道”,也才能让公众尝出政府自曝“家底”的“诚意”和“决心”。从此次中央部门晒出的“账本”来看,“三公”开支压缩成效固然可喜,但仍不可掉以轻心,尤需注重那些“三公”开支缩减延缓的地方或部门,必须进一步落实推进“三公”改革,进一步督促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有关要求,严格依照中央和各级地方“三公”经费使用规定和标准科学、合理的把钱用在刀尖上。













     作者: 伍文胥
联系电话:
13458011077
地址:四川省三台县乐加乡人民政府
邮箱:621114
邮编:wugw5.ok@163.com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