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高校反腐,拍“苍蝇”更要止“恶习”

发布时间:2015-07-07      来源: 感谢盈盈越越投稿    点击:

高校反腐,拍“苍蝇”更要止“恶习”
 
   76日,中纪委网站刊发了教育部近日查处的3项涉及同济大学教师及家属公款出国旅游问题、外出开会违规旅游问题、违规发放津补贴等问题。(法制晚报)
高校涉腐并非个例,近年来随着自主招生权的扩大,腐败案件也时时爆出。招生腐败、基建腐败、科研腐败,犹如几大阴霾,笼罩在象牙塔周围,驱之不散。2014年,中纪委网站公布的涉腐高校案件就达50起。权利越大,寻租的“变现量”就越大,相比于金额巨大的中国人民大学原招生处处长蔡荣生受贿案、原浙大副院长陈英旭虚领、冒领科研经费案,同济大学涉案教师、工作人员公款旅游、冒领津贴的“苍蝇”虽小,却也从侧面反映了“公家的钱能昧则,不拿白不拿”、“有空子就钻、有油水就揩”的恶习。
象牙塔失守,不仅仅是权力失范的结果,更有“白不拿”的恶习作祟。即知公款在旅游,同济大学的涉案教师为何任旧“心安理得”?是习惯,还是麻木?为人师表的面子里子丢了一地,对学生的负面影响自不用说。
为师者,授业解惑更需“传道”。为人之道、处事之道当于学术研究之理并重,只有品德与学术并重的人,才能真正称之为“师”,才能享受到应有的待遇和荣耀。治世修文,化育人心,老师的一言一行是高校风气的“风向标”,反腐劲风吹进校园,往日的的“恶习”,教师们更要带头止住。(文/盈盈越越)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