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全国土地审计风暴:查出问题资金1.3万亿 违法违纪397起

发布时间:2015-06-29      来源: 博势智库地产观察    点击:


 

受国务院委托,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昨天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作了关于201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报告首次披露了土地审计及财政存量资金审计情况。

 

审计结果显示,此次审计查出包括少征、虚增、违规支出、少支付补偿、套取骗取补偿等土地出让收支问题资金约1.3万亿,收支核算不规范资金逾8000亿。目前审计已向有关部门移送重大违法违纪问题397起。

 

 

问题1:土地出让金少征3664亿

 

针对土地出让收支和耕地保护,审计署审计了29个省区市本级、200个市本级和709个县。2008年至2013年,这些地区批准建设用地207.57万公顷,取得土地出让收入13.34万亿元,支出12.93万亿元。

 

在土地出让收支方面,主要是土地出让收入少征3664.23亿元,通过收入空转等方式虚增1467.78亿元;支出中违规用于弥补行政经费、对外出借、修建楼堂馆所等7807.46亿元;征地拆迁中,一些地方和单位编造虚假资料等套取或骗取补偿10.57亿元。此外,一些地方土地出让收支核算不够规范,有8358.75亿元滞留在财政专户或直接坐支;有的地方为支持经济发展,减免或返还土地出让收入7218.11亿元。

 

 

问题2:违规征收土地38万公顷 

 

建设用地方面,审计发现主要问题是违规超计划或超规划审批、越权或拆分审批、少批多征或未批先征等批地征地38.77万公顷,违规协议出让、虚假“招拍挂”或“毛地”出让等供地14.43万公顷,违规以租代征、改变规划条件等用地21.86万公顷

 

 

问题3:1135个开发区违规审批 

 

土地利用和耕地保护方面,审计署抽查的236个城市新区中,88个突破土地或城市规划,152个占用的12.21万公顷土地长期未用;1742个地方开发区中,违规审批设立的有1135个(建成面积69.1万公顷),还有553个违规扩区379.15万公顷

 

 

解读:一批官商勾结问题被揭示 

 

审计指出问题后,各地盘活闲置土地2.55万公顷、闲置资金2643亿元,纠正违法用地2.4万起,处理2500多人,制定完善制度2800多项。审计已向有关部门移送重大违法违纪问题397起。

 

审计署政策研究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土地审计发现的问题主要是土地出让收支资金管理、建设用地管理、土地利用和耕地保护等不够严格,由于时间跨度长(2008年至2013年)、空间跨度大(涉及29省份),累计起来问题金额和涉及土地面积就比较大

 

从审计情况看,2014年以前,各地减免、返还土地出让收入比较普遍。此次审计还揭示和反映了一批重大违法违纪、重大损失浪费以及乱作为、不作为等问题,特别是对侵害人民群众利益、官商勾结、中饱私囊、倒买倒卖土地获得不正当利益等问题。至20155月底,审计已移送有关地方及纪检监察、司法机关等重大违法违纪问题397起,还有一些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审计正在进一步查证,将及时移交有关地方和部门。

 

下一步,审计署将结合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继续加大对土地出让收支管理、建设用地审批征收供应和耕地保护等情况的审计监督力度。通过审计,推动相关制度建设和深化改革,促进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安居工程:4.4万户违规享受保障性住房

 

审计发现,一些地方安居工程建设资金筹集与使用统筹衔接不够、管理不到位,有92.48亿元专项资金被挪用于出借、还贷、资金周转,还有6.2亿元被套取或用于弥补经费不足等。

 

待遇分配方面,4.4万户不符合条件的家庭违规享受住房2.55万套、补贴3612万元;有5895套住房被违规用于经营或出售。

 

审计指出问题后,有关地方追回资金或补贴41.15亿元,清理收回住房8320套,取消2.84万户家庭的保障资格。审计已向有关部门移送重大违法违纪问题39起。

 

审计署政策研究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违规享受住房保障待遇或违规使用保障性住房等问题,其症结主要是住房保障准入资格和保障对象家庭经济状况变动情况审核平台尚未及时建立,需要各地各级政府尽快推动解决。

 

 

财政存量资金:18省份1.19万亿资金“沉睡”

 

从审计情况看,由于相关规定未及时修改、统筹管理力度不够,各级财政均有大量资金结存未用。2014年底,抽查的22个中央部门有存量资金1495.08亿元,18个省区市本级财政有存量资金1.19万亿元。20152月底,上述中央部门按财政部要求应统筹安排的存量资金盘活97.86亿元;18个省区市应清理由中央统筹的专项结转资金上缴1800多万元。

 

 

政府债务:个别地区政府“偿债困难”

 

审计报告指出,个别地方政府性债务偿债压力较大。20136月底,全国地方政府负偿还责任的债务中,需在2015年偿还的有1.86万亿元(占17%)。重点抽查的9个省本级、9个省会城市本级和9个县,2014年底政府负偿还责任债务余额比20136月底增加46%;今年以来增速放缓,3月底比年初增长0.1%(县级下降3.5%),但这些地区上年综合财力呈负增长的有三分之一,大部分地方政府债券尚未发行,个别地区债务偿还出现困难。

 

这次的审计工作报告反映出地方政府性债务今年以来增速下降,但个别地方偿债出现困难。

 

审计署政策研究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从今年的跟踪审计情况看,20136月底以来,政府性债务呈现两个特点,一方面是2014年底比20136月底增幅加大;另一方面是今年3月底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明显放缓,县级还有所下降。

 

 

税费收缴:6地国税违规压延税款159亿 

 

审计报告指出,征管不严造成税收流失。2013年至2014年,6个省区市的国税部门违规批准延期申报、缓缴、暂存过渡户等延压税款159.64亿元,其中201420.32亿元;10个省区市的国税部门纳税审核不严,少征37家企业税款3.18亿元;还有15个省区市的国税部门违规为104家企业办理税收减免5亿元。

 

发票监管方面,药品购销领域偷逃税仍较突出。抽查的65家企业虚开药品销售发票200多亿元,偷逃税60多亿元。税务机关对其中36家企业从未进行过稽查,对其他29家企业的稽查也不到位。有的企业是专门的开票公司,如辽宁省黑山县周宗武等人两年间在不足50平方米的同一场所重复注销、开设6家企业,涉嫌向100多家医药企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30多亿元。

 

 

专家观点:问题资金多 缘于审计力度大

 

对于2015年审计工作报告,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审计研究室主任汪德华认为,报告点出了6个省区市的国税部门违规批准延期申报、缓缴、暂存过渡户等延压税款约160亿元,土地出让收入少征3664亿元等突出问题。“从中可以发现,今年报告中指出的问题更为尖锐,违规金额更多。”

 

汪德华解释,事实上,违规金额更多,主要是因为审计机关依法履行审计监督的工作力度更大、技术手段更先进。在2015年的审计工作报告中,对专项资金的审计往前延伸了几年,许多违规问题是以前年度的,比如土地出让收支和耕地保护审计的是2008年至2013年的情况。同时,按照审计全覆盖的要求,审计范围进一步扩大。因此,审计发现违规金额更多,并非反映当前财经秩序更差了,而应是审计力度大大加强的结果。

 

汪德华认为,报告的一大亮点是审计工作报告的宽度和广度。今年审计工作报告的一个重要变化,是首次对中央决算草案进行了全面审计。虽然去年的审计工作报告就已提出审计了2013年中央财政决算草案总体情况。但今年审计工作报告重点表述了中央决算草案审计的情况和发现的问题,在第一部分中不仅指出了当前中央决算草案报表体系不够完善、重要事项披露不够充分的问题,还指出了中央决算草案与中央部门决算草案衔接不够好。

 

 

(根据京华时报和经济参考报综合整理而成)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