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干部因公款报销美容费获刑是“该背时”

发布时间:2015-06-16      来源: 感谢雨子墨投稿    点击:

将妻子在澳门马会30余万元的美容费就餐费充公报销,中远集团原副总徐敏杰因贪污罪终审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年。(6月12日   新京报)
公款报销美容费获刑并非个案。细数因为美容而落马的贪官还不少。曾任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总会计师的魏淑清,在单位报销会所美容消费19万余元;曾任北京华风气象影视信息集团法定代表人的石永怡,将公款100.26万元转出用于美容消费;更恐怖的是,曾任北京市卫生局机关工会主席的白宏,贪污399万元公款用于美容消费……前车之鉴还历历在目,这不又来一出。
据查,徐敏杰任中远太平洋公司总经理期间,利用其职务之便,将妻子陆某在澳门赛马会的香薰美容费、餐费共计30多万元,以“交际及礼品费”的名义用公款报销。庭审时,此举被控贪污。对此,徐敏杰辩称,妻子当时是接待合作伙伴或上级领导的家属,宴请这些人员就餐、做美容,是为了“公务”,因此自己的行为应当是无罪的。贪污事实既然已经存在,违法违规,但是当事人却不承认自己的犯罪事实。
看来,这位中远集团副总经理徐敏杰就是没有很好地把握“公”与“私”的界限。错误地认为,只要权、钱在自己手中,不管是否姓“公”,都可以成为自己谋取私利的资本。就是这种公私不分的错误思想,导致走上不归路。
当然,不管是美容也好,孝顺父母也罢,只要是花的是自己合法劳动赚来的钱,本也无可厚非。但如果动用公款报销去美容,利用职务之便收受不义之财、拿纳税人的血汗钱为私利买单那就是违法犯罪了。一旦越过法律的红线,那便不是美容,也不再是孝顺,而是腐败了。
因此,杜绝此等腐败现象发生,防治干部因此被拉下水,也并不是无药可治,还得注重内外兼修:
一则干部要注重思想美容,树立正确审美观念。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干部的廉政教育,干部自身更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补足精神之钙,从其思想上进行“美容”,从而就不会得“软骨病”,审美观念也就不会跑偏。
二则要注重完善惩防体系建设,用制度约束行为。这就需要时刻打好财务监管、审计等制度补丁,以健全的审计、财政监管等制度,打消干部的侥幸心理,使其自觉划清公与私界限。
三则要注重拓宽监督渠道,齐聚合力共同惩治腐败行为。既然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那么就需要加强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不断拓宽热线、邮箱、微信等群众监督和举报渠道。又一个因公款报销美容费而获刑10年,再次给其他官员敲了一记警钟,如果分不清公与私,心中无戒,拿了不该拿的,那就是“伸手必捉”、“该背时”的下场。(文/雨子墨)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