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餐桌上的腐败”为何还如此猖獗

发布时间:2015-06-08      来源: 感谢睿心语投稿    点击:

  “餐桌上的腐败”为何还如此猖獗
作者:睿心语
华商报记者从商洛市纪委了解到:“截至5月31日,全市核查出上年度113个单位千元以上大额公务接待票据465张,娱乐场所发票29张,梳理确定重点案件线索15件,已处理5件13人。”其中有接待不规范、违反“一餐一结”规定“垒大户”规避监督、有挪用专款开支接待费用、有伪造菜单虚报接待费用等问题。(新华网)
警车开道、数十辆车随行、彩旗飘扬、鲜花红毯这是公务接待活动中受社会诟病的“讲排场”现象,高档香烟酒水、高档菜肴、鲍鱼鱼翅、天价宴席这是公务接待餐桌上的铺张浪费腐败现象。但是在中央出台了八项规定后,这些现象都被严厉禁止、惩处。
为了彻底抑制“舌尖上的浪费”、简化接待、力遏铺张浪费、真正解决公务接待中的“软腐败”现象,中央新修订了《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各省也相继出台地方性规定,对公务接待制定了更细化的要求:公函制、禁烟酒、接待标准量化等等,这些规定制度都为公务接待划出了不可逾越的“红线”。在这些新规、“禁令”的接连发布下,收到的成效也很显著,干部减少了接待应酬、政府公务接待经费在减少,节俭的社会风气越来越好。
在这些规定下,公务接待中的腐败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是,仍然有部分官员顶风作案、“明知故犯”,依旧以身试法,还有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隐蔽变通违规违纪。就像商洛市纪委检查出来的那些问题,有违规接待的现象,有伪造菜单虚报接待费用的想象,当然这不仅仅是商洛市的个列,全国上下这些想象都是共性,从每周中纪委公布出的违反八项规定的各类案件来看,公务接待方面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
为什么餐桌上的腐败想象屡禁不止?为什么许多官员明知故犯?笔者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在当前中央大肆反腐的高压环境下,许多干部都严守规定,影响了部分官员的潜在利益,从而在这个政府工作必不可少的公务接待上“动手脚”、“下功夫”来满足自身的贪欲;二是许多党员干部党性意识淡薄,政治觉悟低,他们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中央八项规定的重要意义和中央推进八项规定落实的决心,甚至有的党员干部认为中央管得过宽;三是部分党员干部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不贪不腐,就只吃吃喝喝,有“不会这么倒霉就查到我吧”的侥幸心理和“大家都这么干凭什么我就不能干”的从众心理。
餐桌上的腐败是小腐败,也是所有党员干部都能接触到的腐败,这个整治不到位,影响也是很巨大的,这表明桌子上、盘子中的腐败必须彻底解决。狠刹公务接待中的乱象问题,一是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从思想深处“补补钙”,转变他们的观念,都成为三严三实的好干部;二是要加强对违规违纪、贪污腐败行为的监管,要扩大监管范围至最基层单位,从上到下无死角,要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发动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监督;三是要加大打击力度,对大吃大喝、利用公务搞变通等违纪违规行为要加大惩处力度,一经发现当重处,绝不姑息养奸,才能做到以儆效尤,达到对其他干部活生生的警示,才能坚决惩治腐败;四是落实长效监管机制。为了公务接待的规范化能有效地坚持下去,大吃大喝的接待陋习不反弹,监管就不能是阶段性的,应该形成常态化、制度化,长期坚持执行。
有细化、具操作性的接待规定,有党员干部高度的自觉性,有严格的监管惩处制度,才能真正扼杀公务接待上的腐败行为,形成厉行节约、简朴理性的公务接待新气象。
 
联系电话:15386631057
邮箱:18081232433@163.com
地址:三台县凤凰栖
邮编:621100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