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官的成本谁买单
发布时间:2015-06-03 来源: 人民日报编辑记者博客频道 点击:
次
买官的成本谁买单
京华时报载,有人举报保定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公安分局局长马永乐卖官。马永乐对局里的干部职位明码标价,派出所长20万元,副所长10万元,刑警队长30至50万不等。并且,马永乐每年都会进行岗位调整,保证自己有“进项”。如果举报内容属实,这位名叫马永乐的局长,恐怕今后再也乐不起来了。
然而,卖官者该查,买官者同样不能放过。为什么?我们不妨来算一笔账。以最“便宜”的副所长来说,购买这一职位需要10万元,按照“马永乐每年都会进行岗位调整”的习惯,这一年中必须有超过10万元的收入才“划算”。2014年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4万元,距离10万元差得很远,我们不妨放一颗“卫星”,为副所长的工资再加上5万元。但是,此时问题依旧还是来了,没有人会做赔本的买卖,剩余的“缺口”如何填补呢?
答案其实已经很明显,既然买来了官位,那自然就要靠官帽和权力来敛财,不仅要将花出去的10万元挣回来,还要尽可能多的“盈利”。说到底,买官的成本还是由百姓买单。这些买官的“客户”,上任后把盈利放在了首位,人民群众的利益还有谁去关心,党和政府的形象又靠谁去维护?
严查卖官者是净化官场风气之举,追查买官的“客户”则更有助于堵住源头。当运用法律和制度的手段使官帽无市也无价,买官卖官行为就能得到有效遏制。(编自高永维文章)
许嘉利的博客 的更多博文
所属类别: 人民日报编辑记者博客频道|
(责任编辑:郑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