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江西横下心来治"红包" 官员收红包将被停职

发布时间:2015-06-02      来源: 人民网    点击:

“红包”虽小,危害极大。从近年来江西省纪委查处的案件分析,多数腐败分子都是从收送“红包”开始,胆子越来越大,一步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作为建设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重要内容,江西省委横下一条心,高位推动“红包”治理。 

  干部滑向腐败深渊,多从收送“红包”开始 

  “不给好处不办事,没有关系难办事。”广大群众对医疗、教育、税收等身边的“红包”问题反映强烈。 

  “红包”虽小,危害极大。“从近年来省纪委查处的案件分析,多数腐败分子都是从收送‘红包’开始,胆子越来越大,大搞权钱交易,一步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江西省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表示。 

  为什么收送“红包”顽疾屡治不愈?“教育不力,惩处不严,制度不管用。”江西省委常委、纪委书记周泽民一针见血。 

  作为建设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重要内容,江西省委横下一条心,坚决遏制违规收送“红包”,明确提出在本届任期内持续开展治理,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江西省委书记强卫指出:“党的纪律是‘高压线’,任何人不得触犯,违纪必须付出代价。不如此,党内歪风恶习难以祛除,从严治党难以落到实处。”他反复强调,治理“红包”要以“钉钉子”精神抓下去,对顶风违纪收受“红包”的典型案例要严肃查处、决不姑息。 

  江西省委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高位推动“红包”治理行动。2013年9月至11月,江西在全省所有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中进行专项治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2013年12月至2014年2月,治理行动在全省所有党政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中延伸,实现全覆盖;2014年3月后,治理实行常态化。今年以来,省纪委又从社会反映突出的医疗、教育、殡葬和税收等领域入手,深化“红包”的专项治理。 

  2013年9月至2015年4月期间,江西全省三级廉政账户收到“红包”及其他违纪款1.56亿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红包”问题118个、处理155人,省纪委先后11次通报19起典型案例。 

  当官不能收送“红包”,否则就会丢“官帽”

  当官不能收送“红包”,收送“红包”就要丢“官帽”!江西对收送“红包”坚持发现、问责、通报多管齐下,严肃兑现纪律,严惩心存侥幸者和顶风违纪者。 

  今年3月,在回复省有关部门征求拟提拔干部人选意见过程中,省纪委发现,2014年春节期间,省国土资源厅原副厅长陈祥云顶风违纪收受某私营企业主“红包”2万元,2014年10月,陈祥云得知这位私营企业主被查后,将收受的2万元现金上交到省廉政账户。经江西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按程序免去陈祥云所担任职务;省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给予陈祥云党内警告处分。此案在江西党员干部中警示震慑效果强烈,大家深刻认识到治理“红包”顽症是省委、省纪委铁了心要抓到底的专项工作。 

  分析显示,违规收送“红包”,60%发生在重要传统节日,其中以春节为最,端午节、中秋节次之;40%发生在党员干部公务活动、行业管理服务中,或是婚丧嫁娶、生病住院、出国考察等情况。 

  对此,江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抓春节、中秋、国庆、元旦等重点时节,对典型问题坚决给予通报曝光,形成了有力震慑。同时,纪检监察部门还盯住重点部门、关键环节,突出涉及人事安排、资金使用和物品采购等易发生收受“红包”行为的风险岗位,进行不间断的明察暗访。 

  对反复出现“红包”问题,又不主动查处的地方和单位,江西严肃追究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强卫多次在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上严肃批评某些厅局党组(党委)对“红包”治理不重视、工作不得力。省纪委领导及时约谈有关厅局党组(党委)主要负责人和纪检组长,给予批评教育,形成对治理不力单位党委、纪委追责问责的氛围。 

  专项治理有时限,拒收“红包”需常态化 

  如何实现治理收送“红包”常态化,从“不敢”到“不能”“不想”,关键在于扎紧制度的笼子。 

  公款收送“红包”资金来源主要是“小金库”和虚套发票。为此,省纪委、省监察厅和省财政厅联合开展深化整治“小金库”行动,两年来发现“小金库”712个,涉及2.76亿元,有效铲除了公款赠送“红包”的土壤。利用“制度+科技”,江西基本建成全省财政资金监管系统,实行公务消费公务卡结算,实现国库资金网上集中支付、动态实时监管,预算单位账户网上审批、资金多级对账,提高了监督的效能和震慑力,公款收送“红包”现象基本得到遏制。 

  5月25日,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省政府部门行政权力清单。此次公布的省政府部门行政权力为2853项,精简率达到63.6%,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与民间活力的“乘法”,为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除及时公布、严格执行行政权力清单外,江西将逐项细化责任,编制与行政权力清单相匹配的责任清单。让权力在阳光下公开运行,将有效减少权力设租寻租和收送“红包”的空间。 

  为规范领导干部婚丧喜庆事宜,省纪委制定下发“两报告一承诺”暂行规定,目前已有44名省管干部按照“事先报告、作出承诺、事后再报告”的要求,廉洁文明操办婚丧事宜。一些领导干部表示,婚丧喜庆事宜照规矩办,“家里事”回归了正道,少了金钱味,多了人情味。 

  省委、省纪委横下一条心治理“红包”的同时,全省上下治理“红包”也渐成风气。去年5月,南昌市明文规定,城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严禁受理任何单位、任何个人以任何形式提出的非政策性择校要求,这个被南昌人称为“史上最严”的择校禁令,在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政策的同时,大大压缩了教育部门、校长和教师收受“红包”的空间;江铃控股有限公司今年初发出拒送“红包”倡议书后,得到了南昌县3000多家企业的积极响应。 

  省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表示,经过动真、碰硬、实干,违规收送“红包”问题得到有效治理,但高压之下,违规收送“红包”行为并未杜绝,有的还穿上各种“隐身衣”,如利用物流快递,以礼品册和提货券代替实物;把微信红包、电子预付款等作为“送礼神器”。收送双方不再见面、不再一对一,发现难、取证难、查处难,给执纪监督增加不少难度。然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纪检监察部门将严肃查处利用新兴技术手段收送“红包”行为,并及时通报曝光形成震慑。 

  “‘红包’问题作为专项治理有时限,但全省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养成拒绝收送‘红包’的习惯需要常态化。我们将保持警觉状态,持续抓几年,养成良好习惯,努力以正风肃纪的实际成效建设江西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周泽民表示。本报记者 刘士安 魏本貌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