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伟达:中国反腐的困局与突破

发布时间:2015-04-26      来源: 《联合早报》网 思享学人    点击:

 

中共的反腐败动作,目前依然如火如荼,今年“两会”刚结束,就又有央企高管和省级高官落马,而且关于下一个“军中大老虎”的传言,说法也是络绎不绝。

反腐败无疑是得到公众的赞许和拥护,与此同时,公众的期待是反腐不仅治标,而且必须治本。仅指望“包青天”式的人物弘扬正义的时代,毕竟已经过去。21世纪的绝大部分中国人都已经认识到,“人治”这个东西非常不可靠。

反腐败必须标本兼治,应是显而易见的常识。中国的问题在于治标尚可,但治本很难,难于上青天。治本做不到,反腐败就经常是“按下葫芦又起了瓢”,因为形成腐败的温床不除,腐败分子与行为就层出不穷,前赴后继。

中国反腐难以治本的根源在于社会体制、文化传统和经济模式三大方面的困局。社会体制困局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处理和对待权力,尤其是最高权力。有中国友人来到美国首都华盛顿,见到白宫就感慨终于到了美国最高权力中心一游。其实白宫只是美国的最高权力中心之一,其他最高权力中心还包括了国会和最高法院,即所谓三权分立。

最高法院也是最高权力中心之一,尤其对中国发展具备启示。法大还是权大,绝对不是伪命题,而经常实实在在意味着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法院也成为最高权力之一,才能有效制衡腐败滥权,同时其本身也得到监督。

以上道理虽不难明白,但一放到中国的情况里,则会生出很多顾虑和担忧。最高权力一旦受到分散制衡,群龙无首,政令难行怎么办?国家失控分裂了怎么办?外国势力乘虚而入了怎么办?这样的担忧,实际表明中国对权力运作和管理的认知实践,都还停留在比较原始初级的阶段,只懂得单一力,却不太善于驾驭合力。

单一权力的最大隐患就是腐败,而且往往是高层腐败,因为单一权力结构愈往上,就愈缺乏监督制衡,腐败分子可以为所欲为。《孙子兵法》里讲,一支军队“上下同欲者胜。”如果军委副主席却在高层大搞腐败,试问这样的军队还能打胜仗吗?

关于中国反腐败所面临的文化困局,也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譬如见钱眼开,彻底丧失伦理和道德底线。过去的主义不信了,新的主义也没建立起来,于是就转而拜物迷钱。有人说要依靠传统文化,修身养性,抵御金钱拜物。但中国的农业文化底蕴,在应对资本和财富运作等现代话题时往往力有不逮。西方社会除了实行法治外,还把宗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及职业道德挂钩,把精神升华作为物质生产与生活发展的最终超越和彼岸,以此来防止人的拜物异化。中国在这方面的探索实践还存有很多空白。

中国文化中不少积习与行为,也与腐败形成了比较多的互动互补。譬如在中国办个事情,许多人的第一本能就是找关系和熟人,而不是找程序和规则。不错,西方也重视人际关系发展,但更多是建立在有效程序和规则基础之上。在中国,似乎不找关系和熟人便办不成事情;久而久之就成为一种社会习惯,其中经常贯穿着受贿、贪污和腐败。

第三大困局在经济模式。比例超大的国有企业规模,阻止私营银行与金融机构入市合法运作,损害了市场经济的实质与规则,导致经营和资金垄断,此乃权钱勾结的最直接表现形式和渠道,这势必为贪污腐败大开绿灯。国家政府应该更善于用法律和政策杠杆来管理经济,而非靠着维持庞大的国有企业以及其腐败空间。

中国欲达成反腐治本,就不能仅是纸上谈兵,而必须利用前所未有的魄力和智慧,大胆尝试突破以上三大困局的策略和手段。

作者是在美国的国际文化战略研究和咨询专家

文章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网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