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取消提拔瞒报个人事项干部是治吏好举措

发布时间:2015-04-25      来源: 刘清影    点击:

取消提拔瞒报个人事项干部是治吏好举措
作者:刘清影
以为填报个人事项只是走走形式,有利的就报告,不利的就不报,这样的官员今后甭想升官。昨天,现代快报记者从省委组织部获悉,去年,因房产、股票、基金没报或少报,无锡、淮安、省警官学院等地方(单位)12名处级拟提拔干部,被取消任用资格,并被要求作出说明。这是江苏首批因填报个人事项不实而影响提拔任用的干部。(新华网 4.2)
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2014年12月,中央组织部发出一份最新通知,对做好2015年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工作作出安排。这是党中央历年来针对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最严肃的一次实施,对干部个人事项最严格最认真的一次大清理。继这份通知发出后,全国各省市都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措施来使这一项利国利民的好制度得以真正落地实施。江苏省这次认真审核你提拔任用干部个人事项,最终12名处级干部被取消任用资格,还被要求作出瞒报说明,我们为江苏省这次大刀阔斧、动真格的治吏好举措点赞。
同时,在针对干部个人事项瞒报一事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在审核干部个人事项过程中,必须注意“隐形资产”,即这些资产不在干部个人名下,而是转移在其子女、家属或其他亲戚名下。这就要求干部个人事项审核项目更加广泛,涉及更多范围,严厉打击转移资产蒙骗国家和人民的违法行为。
其次,我们更应看到取消提拔瞒报个人事项干部不应该是终点,这只是这一环节中最轻微的惩罚。文中提到报告单上赫然有一条“提示语”:报告须重视,填写要真实;提拔必查核,瞒报将追责。另外还就填报过程中有关细节进行重点解读,最后,还用较大篇幅强调了不如实填报或隐瞒不报的“后果”。那些瞒报、不报的官员必须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解释,而纪委监察机关也要对这种“解释”进行核实,对违法乱纪、贪污腐败之徒作出最严厉的惩罚。
我们看到以习近平为领导的党中央治吏防腐的坚强决心和铁的手腕,作为纳税人我们应该感到欣慰,倍受鼓舞。广大群众应该更加主动积极参与到国家管理、国家监督上来,树立起主人翁意识,让大众的眼睛紧紧盯着放松警惕的官员们,使官员们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