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地方反腐要跟上中央的节奏

发布时间:2015-04-25      来源: 共产党员    点击:

 

 

 

  

  在中央铁腕打虎的背景下,地方反腐不能掉链子。若反腐力度在自上而下层级传递中出现衰减,一些地方不是反腐慢了几拍,就是敷衍了事,那只会蚀化反腐震慑力。

  据8日报道,北京市纪委4月7日对外通报今年1至3月北京市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情况,根据通报,今年前三月共计查处小官贪腐62人,此外已有242人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其中郊区县查处人数普遍较多。而广东省纪委7日通报,对深圳市原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蒋尊玉等3名厅官处以开除党籍、公职处分。

  随着一季度反腐成绩单的公开,各地反腐动态与斩获,也到了被舆论打量的节点。而北京、广东等地晒出的“反腐清单”,无疑契合当下反腐深化的节拍。

  应看到,十八大以来,中央反腐保持着高压态势。坊间对“第100虎”充斥着各种揣测,与此同时,地方反腐情况亦不该被忽略。事实上,在中央铁腕打虎的背景下,地方反腐的力度与广度,也很难不被置于“传感效应”下打量。因中央巡视组每到一处,当地就会暴露出腐败问题,此前曾有媒体舆论认为,某些地方有时只是把反腐当作一项被动完成的政治任务,缺乏内在的反腐驱动。

  如今看,有些地方内生的反腐在提速。以山西省为例,自被通报官场存在塌方式腐败后,山西就开启了“自主反腐模式”,当地纪委系统也从“主抓配合”转变为加大查办案件力度,一度“11天7名高官落马”。

  但也得警惕,反腐力度在自上而下层级传递中的边际衰减。这并非杞人忧天:中纪委官网就曾刊文批评地方反腐中的“装腔作势”:有的地方仍是“吼吼嗓子”、“摆摆架子”、“做做样子”;有的地方问责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有的地方“柿子拣软的捏”;有的地方在问责上有“凑数”嫌疑。现实中,一些地方就被曝出玩“搞灭火式追责和临时通报”“通报违纪避重就轻”等把戏,像陕西宝鸡某地之前就被质疑,只通报上班玩游戏、办公桌上有零食之类的小事,却对反腐败等要害问题蜻蜓点水。更别说,在“基层意味”极浓的县镇两级,有些地方甚至罕有反腐动静,这跟公众“无死角”的反腐预期形成巨大落差。

  尽管说,在拍蝇打虎中,中央和地方没有明确的查办案件的权力界限,但从现实实践可看到,大多时候中纪委主抓大案要案,针对的是省部级干部、央企高管等,而地方反腐则主要针对本地干部。一些地方尤其是基层被动应承式的反腐——不是反腐反应慢了几拍,就是敷衍了事,那危害自然不容小觑:要看到,“苍蝇”虽小但身处基层,对普通民众影响更为直接,若姑息纵容,无异于蚀化反腐震慑力。

  基于此,有必要确立从上向下贯穿到底的责任体系,在权力运行机制、权力组织体系上廓清脉络,让中央与地方形成更强的反腐联动关系;通过一级抓一级的压力传导机制,推动各级纪委监察部门强化履责自觉性,将反腐板子打下去,真正跟上中央铁腕治腐的节奏。也唯有地方反腐“硬起来”,才能更好地对接民众对反腐“零盲区”的厚期。(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