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科级干部“兜底”为哪般,为啥不将科级干部纳入申报范围
发布时间:2015-04-25 来源: 小黑 点击:
次
科级干部也要申报个人报告事项,这是北京、贵州、海南等地近期悄然启动的一项新政策。在党中央“打虎拍蝇”持续高压之下,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也在“小步快跑”,治标与治本兼顾的反腐倡廉正在不断迈向深入。(新华网)
实施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重要举措。20年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规定要求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都要按照规定每年向组织集中报告一次个人有关事项情况。根据中组部最新发出的通知,从2015年1月起,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将进一步加大抽查核实力度,充分体现了政府从严治党的决心,领导干部个人事项申报制度也逐渐成为一柄反腐的利剑。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别拿“科长”不当“苍蝇”,小“科长”也有“大胃口”,科级干部虽芝麻小官,但是“本领可不小”。近年来,随着反腐工作的不断深入,“巨蝇”“科长”被揪出的消息已不再是新闻,北戴河供水总公司总经理马超群,一个“小小的”科级干部,在其家中搜出现金约人民币1.2亿元、黄金37公斤、房产手续68套,这就是一个小官巨贪的典型,《规定》的申报范围由县处一级扩大到最基层的科级,把“科长”推到反腐的前台,让“科长”兜出家底,尤其是重点单位和关键岗位的科级干部,再大的“苍蝇”也害怕“曝光”。
将科级干部纳入申报范围,并加大抽查力度,势必将会使一批“巨蝇”、“虎蝇”现出原形。打击腐败,预防在前,也势必会警醒那些抱着侥幸心理的“苍蝇”们,让他们就此收手,做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也就避免了将一只“苍蝇“养成了“巨蝇”、“虎蝇”。 总之,科级干部“兜底”,实现领导干部申报制度全覆盖,实现了法治反腐、制度防腐,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小黑)
(责任编辑:郑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