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习近平关于司法体制改革重要指示引发热议

发布时间:2017-07-11      来源: 最高人民法院    点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场被称为“动真碰硬”的司法体制机制改革拉开大幕。从试点探索到全面铺开,从夯基垒台到立柱架梁,司法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如何评价这场改革?在7月10日召开的全国司法体制改革工作推进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给予了高度肯定,称全国政法系统“做成了想了很多年、讲了很多年但没有做成的改革”。

 

  短短的21个字,让每一位与会者倍感振奋、备受鼓舞。大法官们纷纷表示,总书记重要指示深刻揭示了司法体制改革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方向、目标、重点,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司法体制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增添了信心和决心。

 

  始终不渝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

 

  习近平总书记在指示中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法战线坚持正确改革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闯难关,做成了想了很多年、讲了很多年但没有做成的改革,司法公信力不断提升,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发挥了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深刻总结和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这些年全国政法系统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在积极稳妥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方面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在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周继业看来,正是通过一系列富有创新性、带有革命性的改革举措,才有效破解了以前年年讲但却迟迟没有解决的、制约司法公正的诸多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基本确立了司法体制改革的主体框架,切实提升了司法公信力,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司法体制改革不是对现有体制的小修小补,而是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有序推进的大变革。”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马新岚感慨地说,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了政法战线勇于担当、闯关夺胜的改革精气神和整体效能。”

 

  司法体制改革的路线图,来自于党中央的顶层设计、通盘考虑。截至目前,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确定的129项司改任务中,118项已出台改革意见,11项正深入研究制定改革方案。全国基层法院85%以上的司法人力资源配置到办案一线,办案力量增加20%以上,人均办案数量增长20%以上,结案率上升18%以上,一审后服判息诉提高10%以上,二审后服判息诉率达98%以上。

 

  实践证明,这一顶层设计是科学的,是符合中国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的。我们只要矢志不渝地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不动摇、不懈怠,就一定能够到达胜利的彼岸。

 

  理念提升主动拥抱现代科技

 

  庭审语言识别转换、法律文书自动生成、裁判结果智能纠错、移动终端办案……近年来,一些地方法院在运用现代科技提高司法所效率方面进行了许多创造性探索,缓解了案多人少矛盾。

 

  司法改革和信息化是“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指示中指出,要遵循司法规律,把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现代科技应用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从这次会议介绍的经验、播放的视频片中,与会代表深切感受到,即将来临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时代,给司法体制改革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探索司法运行新模式,提升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们要更加积极主动拥抱现代科技,把理念思路提升、体制机制创新、现代科技应用和法律制度完善结合起来,不断推动司法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进法院信息化建设。”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坚表示。

 

  “现代科技对司法改革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葛晓燕看来,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就要充分发扬井冈山精神和人民司法优良传统,勇于创新,将现代科技成果运用与司改结合起来,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司法文明之路。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黄克认为,以新一代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释放了新的司法生产力。不折不扣地落实好中央部署的司法改革任务,下一步的关键就是要把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与“智慧法院”建设结合起来,大力提高审判质效和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让智慧、阳光与公信照进法庭。

 

  “要特别加强司法体制改革中政法系统的联动。”张坚说,借助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手段,深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对刑事案件的侦查、起诉、审判流程进行科学再造,在各政法机关之间构造配合紧密、制约有效的新型关系,做到办理的每一起刑事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问题导向当好改革促进派

 

  随着司法体制改革逐步深入,深层次问题不断显现,改革的难度进一步极大,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要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深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提升改革整体能。”

 

  “总书记的这段指示为我们继续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杨万明表示,下一步,北京法院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基本遵循,以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为重点,抓好相关配套改革,提高改革整体效能,全面加强改革督察,努力攻坚破解改革推进中的“硬骨头”,全力打造司法改革的“北京样本”。

 

  上海法院在抓好司法责任制改革基础上,积极开展综合配套改革是试点,制定了《关于开展司法体制改革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框架意见》,其做法得到了与会者的普遍好评,认为充分体现了锐意改革的精神,值得借鉴。

 

  面对难啃的“硬骨头”,如果不能迎难而上,就会一退千里。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卫彦明表示,河北法院将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要求,遵循司法规律,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借助现代科技深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大力开展综合配套改革,不折不扣贯彻各项改革政策措施,确保不走样、不变形,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

 

  “河南是全国第三批改革试点省份,虽然起步晚,但是注重学习借鉴前两批试点省份的经验,严格遵循中央改革精神,目前中央部署的基础性改革任务基本落实到位。”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说,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指明了下一步改革的方向、目标和重点,使我们进一步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高度自信。我们要以此为动力,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压实主体责任,坚持问题导向,确保如期完成中央、最高法院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

 

  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董开军表示,青海法院作为司法体制改革的首批试点单位,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不断巩固和扩大改革成果,以更敏锐的政治眼光、更强烈的担当精神,争当改革促进派,推动各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根,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中奋发进取、建功立业。

  

 

来源: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编辑:吴凡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