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立宪党导制——可行的中国宪治道路

发布时间:2017-07-02      来源: 小潴创投    点击:

柯华庆

 
 

柯华庆,哲学博士,法学博士后,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导,法理学研究所所长。
已经出版《实效主义》《第三次变革》《论共同自由》和《论立宪党导制》等著作。实效主义法学与改革哲学和立宪党导制提出者,共同自由价值倡导者。
邮箱:lawgame@263.net
微信:lawgame 

 

引言

 

我们都希望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美好。但问题是,我们怎么样通过制度的变革,使它真正的去变得美好。

 

立宪党导制—可行的中国宪治道路

 

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晚上很高兴与大家一起分享我这几年的一点研究心得,针对中国可行的一种宪治道路的探索。

一般来讲,读了大学,特别是读文科,相信大家对这个问题都有一定的兴趣和思考。就现在的中国来说,经过将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受外来的影响已经很大了。思想界是多元的,不同的人对中国的现状和未来的看法都不太相同。我从2009年开始系统地对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展望进行了系统研究。我在2015年提出了一个中国可行的宪治道路,就叫“立宪党导制”。今天我要把我的一些基本的想法与各位分享,请各位进行批评。

何为宪治

所谓宪治,就是宪法下的治理。宪治这个概念呢,与宪政的概念,好像是相同的,但他们之间还是有不同点。什么是宪政?我们很多人谈宪政立马就会想到多党竞争,三权分立等等这一些东西。宪政就是宪法下的政治,不同国家的宪法是不同的,并不一定就要多党竞争和三权分立,可以说多党竞争与三权分立是将某一个国家的宪政给普遍化了。什么是宪治呢?宪治比宪政的概念更加广泛。因为宪治它不止是宪法下的政治,还包括宪法下的经济,宪法下的社会,宪法下的教育,甚至宪法下的计划生育。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就不仅仅包括政治问题,它最基本的问题是关于经济制度方面的。

宪治重要吗

宪治为什么很重要呢?因为在现代文明社会,我们把宪法作为一个国家的根本的、统一的大法。宪法给予这个国家的政权和基本制度正当性。宪法是这个国家里面的最高权威。宪治也是我们所追求的。宪法要实现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权威,这个宪法必须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律。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有宪法,但有的是法律,有的不是法律。宪法是不是真正的法律的最基本的区别在于宪法是不是能够实施。能够实施就是法律,不能实施的就是个文字性的东西。不能实施的我们甚至可以说它就是宪德或宪纸。

这几年我们一直在争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我们国家到底是法大还是党大?我发现法学界很多人对这个问题并没有清醒的认识。法律之所以是法律,就在于它有强制约束力。它为什么有强制约束力?为什么比别的东西都要大?因为它有拳头、有暴力做后盾。一个没有暴力做后盾的宪法不可能大。暴力作为法律的后盾是我们必须要明确的。你想明白了法律用暴力做后盾,那么在中国到底是法大还是党大问题的答案就非常清楚了。

宪治的模式

当今世界上的宪治模式有三种。第一种是我们说的立宪君主制;第二种是大多数国家采取的叫立宪民主制;第三种是我提出来的,叫立宪党导制。

我们首先来看立宪君主制,它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实君,另一种是虚君。英国和日本都曾经经历过从实君到虚君的变化。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跟日本的立宪君主制的基本不同在于日本的立宪君主制是由《大日本帝国宪法》,也就是成文法做基础的。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不成文法的宪治。在日本,实君的那种立宪君主制,是在明治维新时期。明治宪法的第一章就非常明确的把日本天皇的权力进行了授权与规范,君主的权力是非常大的。日本在二次大战失败之后,在美国的指导下重新立宪,被称为昭和宪法,其中君主的权力是虚的。我们必须纠正立宪君主制中的君主一定是虚君的观念,它可以是实君。只不过现在很多国家的立宪君主制是虚君而已。

立宪民主制,它的全称应该是叫立宪党争民主制。现代社会的政治,政党是一个纽带。我们常常说的立宪民主制就是指立宪党争民主制。立宪民主制国家一般有几个党派,几个党派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竞争的关系。这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宪政模式。

我提出的立宪党导制,全称是立宪党导民主制。必须特别强调立宪党导制是一种民主制,叫党导民主制,我们的立宪是对党导民主制进行规范。 我认为立宪党导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政模式。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我们国家现在的宪政是不是立宪党导民主制。我们说,现在的中国宪法,即八二宪法还不足以称为是立宪党导民主制。我们国家确实是党导民主制,但并不是立宪党导民主制。因为八二宪法里面仅仅在序言里面五处提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但正文中并没有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权进行授权和规范。立宪党导民主制必须对于共产党的权力进行授权与规范,也只有对共产党的权力进行规范的宪法才可能是真正的法律。

党争民主制与党导民主制的优劣对比

立宪党导民主制是我第一次提出来的。很多人质疑立宪党导民主制的正当性,我觉得必须解决立宪党导民主制的正当性。首先要解决党导民主制的正当性。因为党导民主制与党争民主制是相对应的。经过对比你会发现立宪党导民主制和立宪党争民主制之间的优劣。一般读了大学的人似乎以为党争民主制理所当然是正当的。实际不然。党争民主制缺乏最基本的政治上的正当性。这个论断并不是我的论断,而是西方主流政治哲学界的论断。因为政治的正当性是来自于这个政权到底是为了部分人的利益还是为了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党争民主制不可能是为了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今天晚上我没有时间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孟德斯鸠等人关于这些问题的论述进行展示。实际上,西方的政治哲学家都论述了政权的正当性应该是一个国家的公共的利益,不能够是部分人的利益,不管这个部分人是少数还是多数。

我们常常一讲到政治制度的正当性都言必称美国。我这里念一段美国国父华盛顿对党争民主制的看法。在华盛顿看来,党派竞争的这种政治从一开始就是与国家利益相冲突的。华盛顿所列出的党派政治的弊端有:政党往往干扰公众议会的推行,并削弱行政管理能力;它在民众中引起无根据的猜忌和莫须有的惊恐。挑拨派系对立,有时还煽起骚动和叛乱。它为外国影响和腐蚀打开方便之门,后者可以轻易地通过派系倾向的渠道升格到政策机构中来,这样一个国家的政策和意志就受到另一个国家政策和意志的影响。华盛顿的这段话概括了现代人非难党争民主制的理由,一是助长了贪污腐败,妨碍行政效率;二是分裂社会,造成冲突;三是加剧了政治动荡;四是使国家门口大开,无从抵抗外界的影响的渗透。党争民主制可以叫做现代寡头制。寡头制就是两个和两个以上之间的竞争,现代寡头制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党之间的竞争形成的政治制度。

可能很多人会说,你提出党争民主制也就是现代寡头制没有正当性,那为什么很多国家还采取这样的制度呢?我们必须要回到党争民主制的发展历史来看问题。不同的资产阶级政党的竞争最初是非常有限的。比如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旗鼓相当,两个党所代表的都是资产阶级的利益。为什么呢?最初美国的选民是有很多限制的,简单说就是白种有钱男人有选举权。在十九世纪有选举权的公民只有百分之六之内。法国、英国的选民也都是在百分之六之内。这就使党派竞争仅仅代表白种有钱男人。现在发达资产阶级国家已经采取普选制了,你怎么解释呢?在现代工业社会经济的发展造就了中产阶级,整个社会的结构中,中产阶级占大头,社会结构是中间大两头小。这时两个党派之间竞争。要想获胜,政党必须迎合中产阶级的利益。所以党派之间的竞争,竞争来竞争去,实际上是代表中产阶级的利益,两党之间的差别是不大的。当这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之后,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阶级产生了分化,不再是中间大两头小,党争民主制可能导致国家分裂。

党导民主制,我也把它叫做现代君主制。党到民主制中一个党与多个党的关系,不是竞争的关系,而是一种合作的关系。党导民主制和党争民主制有什么不同呢?如果说党争民主制是分裂式的,那么党导民主制就是融合式,这是因为在党导民主制里,党员需要进行筛选,被选党员是各个阶层的先进代表。由这个先进代表所组成的政党是融合式的和引导式的,这个政党有可能会代表整个国家的公共利益。按照卢梭的说法,社会的利益可以分为公意和众意,党争民主制实际上是众意之间的竞争。党导民主制是由一个代表公意的政党和几个代表众意的政党组成。党导民主制的优势在于它有可能是真正代表公共利益。

党导民主制有没有问题?党导民主制中的这个主导党有可能只追求自身的利益,此时,党导民主制有可能比党争民主制更加糟糕,因为党争民主制即使不代表社会的整体利益,但是毕竟需要考虑到部分民众的利益,不管这个民众是少部分还是绝大多数的。当党导民主制中的主导党只考虑自身利益的时候,就变成了党主制。解决这个弊端的方法是对党导民主制进行立宪,让党导民主制走上宪治的、法治的道路。

党导民主制的架构

现在我们谈谈立宪党导民主制的基本架构。

第一,一党领导。在宪法中确定一党领导,但党的基本权力必须规范。党的其他权力就是由主导党自身去进行解决。

第二,双层民主。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中间的连接是党导民主。

第三,二元宪治。一元的资本主义宪政模式好像一层楼,二元的社会主义宪政模式好像复式结构的房子,它有两层,有个底层,有个阁楼,还有楼梯连接。底层是人民主权,阁楼是党的领导,宪法把阁楼与底层连接起来。    

第四,三法一体。三法是哪三法呢?一个是国法,一个是党法,第三个是党导法规。四个全面里面有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制度治党和依规治党。原来我们并不强调从严治党与依法治国之间的关系。去年十二月份,习近平总书记有个批示,就是要使得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一体化。这正是我的立宪党导制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就是把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放在一个统一的框架里面,因为法治是统一的。

第五,党导政分。立宪党导制中的行政权力是分开的,但都统一受共产党的领导。

共同自由是立宪党导制的价值

 有人问立宪党导制要实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呢,实际上是要解决党争民主制里面的缺陷,因为党导民主制有可能沦为党主制,法治是一个底线。立宪党导民主制实际上是一个社会主义宪政的模式。这个模式实现的价值与立宪党争民主制实现的价值是不一样的。立宪党争民主制的价值是消极自由,简单的说就是强者的自由。

立宪党争民主制有两个突出的特征,第一个就是党派与党派进行竞争,第二个就是特别强调权力制衡。那么这种结构要实现什么目标呢?就是使政治权力比较弱,政治权力比较弱的后果是经济权力比较强。限制国家权力的后果是什么呢?实际上是有利于公民这一部分中的强者的利益。道理很简单嘛,山中无老虎,猴子做霸王。这个老虎就是国家权力,这个猴子实际上就是经济权力。国家的权力毫无疑问是最强的,可以遏制这个社会中的资本权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中,立宪党导制既要遏制资本家的权力扩张,也要保护最底层人民的利益。所以它所实现的价值是共同自由,不仅仅是强者的自由。共同自由的价值是什么呢,可以说是一个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的平衡。什么是消极自由呢?消极自由,也就是说国家不干预公民的自由发展。消极自由的后果就是强者取胜。积极自由是对消极自由的一个矫正。你们想一想,有两棵树种在一起,一个树长得快,另一个是长得慢。长的快的树就会长得慢的将这个树的阳光、水分和肥料抢走,长的慢的树的成长就受到很大的限制。积极自由,是要实现每一棵树的自由成长。宪政强调两个基本的价值,第一个是基本权利的保护。第二个是权力的相互制衡。我认为基本权利的保护是现今的最基本的价值。权力的制衡是为了实现基本权利的保护。

立宪党导制是适合中国的宪政模式

立宪党导民主制特别适合我们中国。任何制度都像衣服一样,关键在于适合哪一些国家。立宪党导民主制为什么特别适合我们中国呢?我们中国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如果我们不想分裂中国的话,立宪党导民主制就是中国的一个必然选择。因为中国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和贫富差别都是比较大的。在这么一个背景之下,采取党争民主制,中国必然会走向分裂。党导民主制采取引导式的和融合式的,使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地区和城乡能够走向一个相对的融合的状态。

没有完美,只有更好!

我们最重要的历史使命是推进中国的政治制度更加民主和更加法治。很多知识分子把这个制度看得特别重要,以为有好的制度,中国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实际上在一个社会的变革之中,他有很多因素在作用,有制度的作用,有人的作用,还有甚至地理环境的作用。但我觉得最基本是制度的作用和人的作用。我们一百多年的宪政的历史或者民族的历史。你会看到各种不同的制度都用过,但是结果是很有限。最后我想说的我们都希望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美好。但问题是我们怎样通过制度的变革,使它真正的去变得美好。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小潴创投



(责任编辑:admin)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